上海新闻
5月18日同济大学迎来了建校九十五周岁生日。校园内鲜花怒放,春意盎然,4000多名来自海内外的校友、师生代表汇聚一起隆重庆祝建校95周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铁迪、建设部副部长傅雯娟、教育部党组成员李卫红、市委副书记龚学平、副市长周慕尧、德国学术中心副主席Huber和同济大学名誉校长李国豪院士、党委书记周家伦教授、校长吴启迪教授出席了庆祝大会。
同济大学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著名学府。建校95周年以来,造就了一大批在学术上卓有成就的著名学者、专家。据不完全统计,在同济任教的教师和历届毕业生中有80多人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天的同济大学已经是一所规模空前,特色鲜明,学科布局兼及理、工、文、法、医、哲、经(济)、管(理)、教(育)9大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并已跻身于国家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行列。
目前该校拥有10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及一大批博士、硕士、本科专业。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学科研人员2800多名,其中中科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250人,教授等正高级职称教师587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教师137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16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科研基地,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市委副书记龚学平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同济大学95周年校庆表示祝贺。他在讲话中指出,近几年来,同济作为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教育部直属大学,在学科建设、教育研究、科研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为上海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尤其是城市建设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希望同济全体师生员工继续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学科,把同济办成上海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科技转化的主要基地,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为上海新一轮发展作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