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金周上海市场繁荣兴旺
今年“五一”节前夕,正逢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和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开幕,上海商业抓住节庆商机,全面展开了“百业联合大行动,繁荣便民庆‘五一’”系列活动,突出诚信服务、名优商品推介,发挥了行业协会、工商联的组织作用,引导和促进了假日消费。节日长假里,国内外游客和逛街的市民汇成欢乐的人潮。全市各条商业街上,飞扬的彩旗,繁荣的街景,璀璨的夜市,吸引了市民和游客观光购物。婚庆消费、旅游休闲消费和居室用品消费成为节日消费热点,推动了节日销售持续增长。
据我们统计,2002年5月1日至5月7日,全市249家大中型商业企业及所属的3000多家零售门店,在市民外出旅游增多,晴好天数较少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仍保持快速增长,实现零售总额16.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6%。
今年“五一”节日市场的主要特点有:
一、假日消费效应突出。因为节前双休日照常上班,市民外出购物减少。节日七天,积累的居民购买力集中释放,平均日销售额达到2.41亿元,比节前增长29.5%。节日销售高峰值出现在5月1日,实现零售额3.03亿元,同比增长14.3%。
二、中心商业区时尚消费引客。上海商业全市性的节日营销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客前去感受时尚气息和欢乐氛围。节日7天,“四街四城”中心商业街上客流涌动,销售旺盛。南京路步行街、静安南京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销售同比增长8.8%、10.5%、17.7%和16.9%。豫园商城、闸北不夜城、徐家汇商城、浦东新上海商业城销售分别增长18.4%、10%、10.2%和22.4%。杨浦、普陀区销售分别增长19%和4.5%。一百、华联、友谊、烟糖、新亚(集团)公司所属零售企业节日7天分别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1.4%、46.4%、17.4%、6.2%和9.4%。
三、郊区商业便民服务活动丰富。宝山区商业以“靓丽缤纷庆‘五一’、诚信服务为大众”为主题,组织各种业态、各种所有制企业联合开展营销活动,节日7天,实现零售额3697万元,同比增长12.3%。奉贤、金山、闵行、松江、崇明、嘉定、青浦、南汇等区县商业努力提供丰富的商品、便捷的服务、活泼的营销,促进郊区市场销售增长。7天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9.9%、17.6%、11.6%、9.4%、8%、7.5%、4.6%和3.5%。
四、各类业态销售齐升。“五一”黄金周,全市各类业态中,百货商厦销售领先,实现零售额6.96亿元,占零售总额的41.3%,同比增长8.6%;其次是超市实现零售额6.84亿元,占零售总额的40.6%,同比增长17.6%;第三是专业专卖店,实现销售额2.25亿元,同比增长20.6%;第四是餐饮业,实现营收7187万元,同比增长9.9%;第五是服务业,实现零售额789万元,同比增长4.8%。
五、“购物天堂”氛围浓郁。一是吃穿用商品全面动销。婚礼用品、婚宴、喜糖消费兴旺,食品一店举办“甜蜜风暴”巧克力节,节日期间销出巧克力达9.41万元,同比增长11%。4月26日起,婚宴消费进入高峰,全市54家宾馆饭店节日7天开设婚宴1.14万桌,营业额122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8%和6.7%,每桌平均1075元,比去年同期价格还下降1%。黄金周期间,市百一店的“欢乐购物”活动和华联商厦的服务文化节吸引消费,销售分别同比增长6.8%和19.5%;新世界城举办了服饰文化节,实现零售额4313万元,同比增长2.5%;上海卧室用品公司销售同比增长40.3%;苏宁电器虹口店5月1日开张,创下7天销售4440万元的好成绩。二是休闲娱乐消费见旺,全市7天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4.8%。黄浦区新新美容城、静安区南京美容院,普陀区碧云美容院营收同比分别增长15.7%、13.3%和18.5%;南京路步行街上的先施休闲港湾、“乐乐辰”商城内快餐、娱乐、美容等各种休闲场所成为时尚青年的乐园,7天营收同比分别增长13.6%和5.3%。三是旅游消费财源茂盛,节日里百万国内外游客集中来沪,带动了商街、宾馆、餐饮、交通等综合消费。新亚(集团)股份公司19家宾馆饭店节日7天客房出租率达到81.5%,其中:5月2日客房出租率高达91.6%,比去年同期提高9.5个百分点,平均房价提高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