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财税信用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649

   
来自上海市税务系统的最新统计表明:在新一轮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中,上海有4119家企业被评为A类纳税人,比2000年增加三成,占全部一般纳税户的比重也由1.01%提高到1.55%。

  2000年9月,上海在全国先行推出纳税信用等级分类管理,根据纳税人的信用等级分别实行相应行政信任的税收征管措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去年底,上海又进一步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引入百分制考评标准,并综合考察纳税人的直接、间接纳税信用和其他社会诚信,将原先的三类纳税等级细分为四个等级,强化了“诚信纳税,利国利民”的社会意识,为全市税收克服减收因素,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征管环境。
  最近,上海市财税机关结合税收宣传月活动,连续召开加强财税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与部分A类纳税企业老总共话诚信纳税。三枪集团公司等33家A类纳税企业发出了“诚信纳税,从我做起”的倡议。诚信纳税,利国利民利企业,许多A类纳税企业为财税信用体系建设叫好。
  申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席时平说:“公司是首批被评为纳税信用A类、会计信用A类的‘双A企业’,当这个消息以董事会公告的形式向全社会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提高了公司的信誉,增强了股民对公司的信心。”
  市财政局、地税局局长刘红薇说:上海是从两年多前开始构建财税信用管理体系的,先是推出纳税信用等级分类管理,而后陆续制定财会信用等级和预算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办法,今年还将抓紧实施财税系统内部的行政信用分类管理。为推进纳税信用管理,还在上海财税网上公布经申报审定的A类纳税人名单,并落实对A类纳税人的信任服务措施。结合日常征管情况,上海全面检查评定了企事业单位的纳税信用等级,开始探索对纳税人自查、自评、自我提升纳税信用等级的指导、帮助,激励和促进纳税人自觉参与提升全社会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税收环境治理。今年,上海市财税机关还将实行D类单位的网上公示制度,更好地发挥这项制度的警示作用。
  刘红薇局长要求上海各级财税部门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和强化财税信用建设责任体系。财税信用管理的每项工作要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二是强化政务公开及行政权、执法权的两权监督,自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三是加快建立涉财、涉税单位的信用档案,方便联合征信体系查询,把握好对失信的惩戒度,使有不良信用记录者付出信誉代价,同时给有不良信用记录者以改过自新的机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