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学习,一种全新的投入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682

    学习,一种全新的投入。学习,上海不倦的追求。

  面临入世挑战,遭遇知识爆炸,渴盼终身发展,“精明”的上海人比任何时候都重视学习。去年,据不完全统计,申城有250万市民利用业余时间,自发参加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学英语、学电脑、学管理、学技术……从公司经理到政府公务员,从流水线工人到个体业主,从商店营业员到沪郊农家,申城扑面学习风。
  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国际大都市,必先打造学习型城市,业余学习已成为劳动者的自觉新投入。本报“五一”特别调查,深切感受到上海劳动者学习的火热浪潮。
  不求文凭求真才
  清一色的经理级人物,清一色的名牌大学毕业,他们还需要学习吗?在淮海路的顶级写字楼里,记者见到了香港-复旦专业继续教育学院(SPACE)的“顶级”学生们,尽管学费高达每年8万元,尽管早已有硕士、博士文凭,但渴盼充电求真才,经理族们趋之若鹜。
  “我们不是求文凭。”某公司上海地区副总张文卓一语惊人,他看中的是老师的商场实战经验,新鲜的案例分析。曾经有知名大学的管理学院院长空讲理论,不到两堂课,就被学生“炒了鱿鱼”。某公司市场部叶蓉是清华博士,可谓学富五车,她仍然看重SPACE的进修,“人才竞争激烈,不学习,半年就掉队了。知识是自己的,何必非要文凭?”为了不落课,她曾经连续四周,双休日从出差地飞回上海,费用全部自己掏腰包。
  文凭诚可贵,知识价更高。与二十年前一窝蜂“考文凭”相比,上海人如今将掌握实际技能摆到了首位。不是吗,每年20万上海市民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10万上海市民参加通用外语等级考试;不是吗,去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吸引了3.4万名申城考生,今年国家司法考试首次开考,上海报考者就超万人;不是吗,2001工博会上,有全球500强首脑参加的企业管理研讨会,门票炒到了3000元,仍然炙手可热、一票难求……
  不再满足“纸上谈兵”的文凭,抓住一切机会学习,练就学以致用的“真功夫”,成为21世纪上海劳动者的全新追求。
  网络学习无极限
  一句“罗拉快跑”成为了当下流行语。时间啊时间―――时间太紧怎么学?21世纪网络的无所不在,让学习从此超越时空极限。
  过去,讯达信息技术公司的小梅也读过夜校,可单位加班“家常便饭”,分身无术,只能白掷学费。好不容易挤出时间到夜校,偏碰上自己早就会的课程,空耗时间。如今情况大不同,他参加了网络学习《微软管理工程师》课程,时间自己定,地点自己选,进度自己挑,不但能看到授课即时录像,还能“当潮和老师在BBS(电子公告板)上讨论,有问题就发E-mail请教,作业练习全部网上完成……“烦恼一扫而光”,比起同时上夜校的同事,小梅学得更快、更轻松。
  和小梅一样,繁忙而聪明的上海劳动者,纷纷选择网络作为自己学习的新途径。南洋远程教育中心开出《微软认证》课程当天,就吸引了600多名学员网上报名,复旦大学网络学院开办不到两年,参加“远程”进修的上班族已超过千人,交大网络学院、同济网络学院、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哪家不是“门庭若市”?
  上海教育科学院胡卫教授说,当年自发英语角风靡一时,电视大学也曾火爆申城,现在个性化的网络学习又成时尚,尽管每个时代的上海人学习方式不同,但求知向上的追求一脉相承。网络新科技,让好学的上海人如虎添翼。
  成人家教新“时髦”
  “现在,越来越多30、40岁的上班族来这里,为自己请家教,每月都有上百人,闹猛呢1华师大家教中心董老师介绍说,从英语口语到日语初级,从计算机到财会统计……家教的需求丰富多样。成人为何请家教?一对一,弥补知识缺陷,掌握一技之能,提升人生品位。
  年近不惑的刘先生搞技术出身,一年前加盟了日资公司,“常有日本专家来,多好的求教机会,可不懂日语,一次次错失良机”,痛定思痛,他到中心请家教。在小老师“人盯人”的辅导下,拼命背,不停练,居然只用半年,他就能和老外对话了。去年下岗的凌阿姨,人过四十,又身无所长,如何再就业?一咬牙,她请来了学会计的小老师,“学习是一种新的投入,省不得1师生共努力,不到三个月,凌阿姨就考出了会计上岗证,很快被某财务公司聘用。请家教,成了她人生的新起点。
  在复旦、交大、同济的家教中心,记者同样发现了不少请家教的劳动者,成人家教俨然是申城新“时髦”。华师大教育系杜成宪主任认为,“年少学习,管用一世”的观念过时了,学习―――工作―――再学习,既为应对与日俱增的知识更新,也为人生更加充实完满,成人家教应运而兴,终身教育成为上海人自觉的信条。
  追赶世界走“通途”
  “我们的学员中,上班族几乎占了半壁江山”,以出国英语培训著称的新东方学校来上海不到两年,校长周成钢就深深“领教”了上海劳动者的学习热度。无论是传统的托福、GRE,还是新兴的雅思考试,全都“人满为患”。欲出国留学,先接受国际化培训,成为越来越多上海人的共识。
  “考出雅思,留学英国,修读管理,学成归国”,伊莱克斯市场部的窦先生向记者描绘了他的人生规划,“出国不是目的,学习是根本,与全球同步,接受最前沿的知识信息”,工作了五年的他觉得,国际化的学习,是提升自身含金量,在上海国际大都市取得成功的前提。为此,尽管一周忙到头,但周末的雅思培训他从不缺席,“人生永远在拼搏,永远要学习。”新东方的专家估计,全上海类似窦先生这样,参加出国英语培训的上班族,至少有5000人以上。
  华师大的吴钢博士认为,与十年前的“出国潮”相比,如今的留学“学味”更浓,成为上海人追赶世界,充实自我的通途。而更多留在国内的上海人,也在通过“洋教授”、“洋考试”、“洋培训”融入世界,ACCA(英国特许会计师认证)、CMA(美国管理会计师考试)、PMP(项目管理资质认证)、WBSA(商务策划师认证)……“国际化,正成为上海人学习的新标志。”
  申城学习涌热潮,一浪更比一浪高。学习,令市民的学识更丰富,素质更卓越,生活更充实。学习,令这座城市的竞争力更强大,创造力更丰富。“学习,真好1言出肺腑,发自内心。
  学海无涯,上海人不断地学习。
  学无止境,上海人不断地投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