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复旦大学科研成果喜人,2001年度全校共有70余项目获国家级或省市级大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36项,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5项,中华医学科技奖6项,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奖9项,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奖11项。
在这些奖项中,有徐志一等著的《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保护效果及免疫策略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马兰等著的《阿片类物质介导的神经信号转导的调控和耐受成瘾机理研究》、陆日方等著的《硅基低维结构材料的研制、物性研究及新型器件制备》、毛裕民等的《基因芯片(微矩阵)研制和应用研究》、朱松等的《上海科技馆工程建设与研究》分别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杨玉良等著的《高分子链构象及其粘弹性的统计力学理论》、郝模等著的《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研究和实践》荣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马兰等著的《阿片类药物耐受和成瘾的分子机制研究》荣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宋后燕著的《一种制备重组链激酶方法》荣获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一等奖。李育阳、沈伟、华中一、郑志忠、钮善福、陈向军的6个项目分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一等奖。微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荣获“九五”机械工业优秀成果奖。
除上述个人奖项外,该校还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组织奖;科技处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