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静安寺社区上海市政卫生服务走市场化道路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725

   
上海静安寺街道位于闹市中心,是静安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优化整合社区各类资源,使社区市政卫生服务由单一的政府包管逐步向市场化转换,既提高社区市政卫生服务的水平,也加强了社区市容环境的长效管理。
   
市政建设的发展促使社区市政卫生服务机制的转换1998年,大批违章建筑相继拆除,大片绿地陆续建成。社区市容环境建设及建成的绿地养护面临新课题,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运行机制。同年5月,全区第一个从事绿化种养、护理业务的经济实体――静安寺街道凯利绿化服务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公司成立之初,一无资金二无场地三无技术人员,白手起家,一时难以打开局面。然而凭着一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韧劲,他们硬是想方设法“找米下锅”。首先是拓展业务,承接了街道所有的违章建筑拆除、街头绿地工程、小区绿化、“亮点”建造。同时,他们还想方设法承接外街道的绿地建设,在曹家渡街道、江宁街道等地均可见到由公司承接的绿地。除此之外,他们又把目光瞄向了企事业单位,将华山医院、巨鹰宾馆、上海美加净口腔护理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绿化工程全部承接下来。大片绿地的建成,其保养护理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公司领导深入调查、拓展思路,将业务向绿地养护方面拓展,承接各类绿地的养护任务。公司成立以来,共承接了街道近四万平方米下放公共绿地的养护任务。其中有园林局下放的公共绿地计34000多平方米,还有街道拆违建绿、破墙透绿等的绿地近5500平方米。企业化的经营给公司增添了活力,也使他们很快走出困境。
   
如今公司已拥有99名员工,各项设备齐全,拥有割草机3台、喷雾机1台、机动电锯1台、水车2辆、运输车1辆,近期还准备添置背包及手推割草机各1台及水车1辆。公司的经营利润也是稳中有升,不仅提高了社区绿化管理的水平,也为社区市政环境管理开创了新思路。
   
市政管理重心的下移促使社区市政卫生管理体制的转换。
   
过去街道市政卫生科不但承担了市政管理的行政职能,而且还负责管理环境整治的队伍,如消毒队、沟路队、除害队等,由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市政卫生科长期困扰于繁琐的事务中,很难发挥其社区市政卫生管理服务的功能。2001年4月,街道将市政卫生科下属的各支队伍组织起来,成立了双利市政卫生服务公司,由市政卫生计生科科长任法人代表,下设三个分支部门,即:除害服务部、非机动车管理部、绿化门责服务部,将市政卫生服务管理推向市场。
   
原来吃大锅饭的社区市政卫生服务实施产业化管理后,如何做到自养自足并实现盈利是困挠街道的一大难题。对此,街道和公司广开思路,想方设法扩大经营,以信誉争取客户,抓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经过一年的运作,目前公司的各个部门均已有了一定数量的固定客户和业务。非机动车管理部在主要路段设立了24个固定停放点,并有12位巡机人员每天对辖区内的重点路段、禁止设摊的路段进行巡察管理,使辖区内的非机动车停放整齐有序。沟路队除完成日常工作外,还承担了辖区内37家单位的阴井疏通业务。消毒队则承包了辖区内28家单位的除害业务,同时还对居民区和绿化地带进行免费的服务。红十字会的两个门诊则为居民们提供了针灸、咨询、测量血压等各项服务,方便了居民,服务了群众。保洁队则承担了各单位的门前三包工作,即路面清扫、环境整治等。
   
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收交税收逾12万元,实现利润近15万元,实现了“自养”并盈利的目标。同时,坚持为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提供一些无偿服务。仅2001年公司就义务为辖区内38家单位中小饮食店灭蟑,费用达11400元;义务为社区内5400多户居民灭蟑除害,费用达33600元;义务为辖区内38000平方米进行绿化养护,费用达57000元,合计支出达10.2万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