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花卉业何日占花魁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96

   
近日,第三届上海国际花卉节、世界名花博览会、樱花节等好几个花展陆续在沪绽放,日均吸引游客达20万人次以上。
  据上海花卉协会预测,今年上海市场将消费鲜切花4.5亿支,摊到每人头上约30支,赶上了美国的鲜花消费水平。上海不仅是全国最大的花卉消费市场,也是第二大生产基地,去年花卉生产面积达1.5万亩,销售产值6亿元。市郊有花卉园艺场400多家,并形成了闵行康乃馨、浦东西洋杜鹃、嘉定玫瑰等地域性产业化生产格局,锦绣遍地,流芳溢彩。各国“洋花农”也来沪创办起80多家上规模的花卉企业。
  花卉业被称为“朝阳农业”,全世界年产值超过2000亿美元。据调查,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时,花卉消费就会迅速升温。荷兰每年人均鲜花消费高达150支,日本人每年“花钱”110亿美元。为降低成本,花卉生产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入世后的中国,凭借低廉的土地与劳动力投入、丰富的气候与光照资源、多样化的品种特色等固有优势,成为“世界大花棚”的首选地。而我国人均鲜花消费仅为0.5支,内需潜力也极大。因此,上海选择了蔬菜花卉园艺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之一。
  “申花”日渐香浓,但不足也显而易见。论气候条件不如广东、云南,种植面积和生产集约化程度也略逊一筹。去年广州市种植7.2万亩鲜花,其中一半由企业生产,“粤花”年出口额6000多万美元,上海不到300万美元。云南省鲜切花产量占国内半壁江山,产值约3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上海花卉业要占花魁,必须打通技术和生产之间的瓶颈。
  据了解,上海的花卉科研技术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浦东孙桥,一条2万平方米的工厂化花卉生产流水线,全部实现电脑自动化生产,隆冬腊月依然一片姹紫嫣红。在花卉育种上,借鉴荷兰、美国等先进的分子技术,培育出许多新花种。复旦大学的病毒快速测试、中科院上海植生所的繁殖技术等科研项目都取得重要成果。上海园林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泰哲说,目前在花卉种植技术上,上海并不比国外差,但研究和生产脱节。
   
花卉业科技含量很高,荷兰产的花卉价格虽为国产同类产品的2―3倍,但由于朵大形靓,花期较长,很是走俏。花卉消费“喜新厌旧”,日本市场上花草品种像时装一样每年更新。因此,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是开启上海花卉产业蓬勃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上海花卉业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形成大流通格局。
  国际上的花卉交易,拍卖方式占90%,然后通过庞大的配送体系直接从产地运送到消费地的配送中心,再进入超市及各零售点。而中国的花卉交易中拍卖只占20%,配送系统中间环节复杂,经过多次交易,成本成倍提高,产品损耗严重。上海应充分利用信息、交通等优势,力争成为全国花卉交易中心。据上海花卉协会透露,近期将有两个动作,一是以精文花市和曹安市场为首,成立花卉市场专业委员会,规范价格体系,推进拍卖交易;二是推动花卉生产和交易标准化。这两大动作将是上海花卉交易与国际接轨的前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