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1-2月份上海消费品市场销售畅旺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771

   
今年头两个月,上海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持续增长的态势,上海百万商业职工抓住元旦、春节、元宵节等节庆商机,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假日消费高潮的形成,使市场销售不断攀升。1-2月份,本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82亿元,同比增长5.4%。市场主要特点有:
一、假日消费成为市场销售主旋律
   
1-2月份,中外节庆活动集中,元旦、春节、情人节、元宵节接踵而至,推动了马年初春的旺季市场销售。据对全市19个区县、10家商业集团200多家大中型商业企业抽样调查,元月1至3日实现零售额11.5亿元,比节前三天增长11.4%,比去年同期增长35.7%;春节期间(初一至初七),共实现零售额17.4亿元,比去年春节同期增长了5.3%。
   
今年“情人节”正逢农历初三,节中有节,糖果、巧克力和各类礼品销售兴旺,各大食品商店里,德芙、吉百利、好时等名牌巧克力动销迅速,销售同比平均增长20%左右。
   
一年一度的豫园旅游商城“新春民俗灯会”于2月12日(年初一)至3月1日举办,除元宵节(2月26日)当天外,采取灯会不封城新举措,形成迎客进城、引客进店,市民欢迎,商家欢喜的“双赢”新格局。2月份,豫园旅游商城销售额同比上升了53.4%。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回升。
   
1-2月份,本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其中食品类上涨6.6%,带动了整个价格指数回升。其中1、2月份食品类价格分别上涨4.3%和8.8%,带动了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上涨1%和2.9%,是自1997年以来的首次回升。元旦、春节期间,食品消费增势强劲,价格攀升,食品类13种商品价格同比上升。其中涨幅居前的有:蔬菜、蛋类、干鲜瓜果、在外用膳食品、水产品、肉禽及其制品,同比上涨39.2%、12.7%、11.5%、5.8%、4.1%和3%。
三、吃、穿、用商品各有亮点闪烁。
   
除夕之夜的年夜饭今年演绎新时尚,中西式、八大菜系、火锅年夜饭都各得其所,订餐踊跃。据统计,全市72家宾馆、饭店共供应堂吃年夜饭8911桌,半成品套餐2.62万套,同比分别上升12.9%和23.9%。1-2月份,全市餐饮业营业收入达到26.21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2月份同比增长14.8%;吃的商品销售实现148.30亿元,同比增长5.5%;净菜、牛肉、家禽、鲜蛋、食糖销量分别上升10.7%、10.3%、8.4%、6.5%、4.4%。
   
唐装销售一枝独秀。各大商场里各式唐装争相应市,并由服装向羊毛衫、鞋类延伸。1-2月份,全市穿着商品实现销售41.42亿元,同比增长4.7%;各种服装、羊毛衫、皮鞋销量分别同比上升6.3%、11.4%、14.5%。上海时装公司2月8日新开张的中装婚纱商场,以“唐风新韵”时装表演和新款唐装吸引消费,到月底就销售2540件,零售额达到61.5万元,并带动整个商厦销售同比增长58%。
   
手机销售异军突起。全市1-2月份手机零售量达9.08万台,同比增长65.3%,其中2月份销售同比增长达212.1%。
   
家电商品销势看好。春节前夕,市民搬迁新居集中,家电更新换代加快。1-2月份,用的商品零售额达到146.54亿元,同比增长5.5%;空调器、影碟机、热水淋浴器、摩托车、摄像机、25寸以上彩电销售同比分别上升21.7%、17.3%、16.6%、16.3%、13.2%和8.5%。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