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领先国内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822

   
没有规距,不成方圆。到目前为止,上海已颁布了140余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涵盖了规划、建筑(含住宅)、市政、公用、环境、绿化、交通以及节能等众多建设领域。这些标准为上海建设和管理得以规范有序地发展,在奠定基础的同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今年是我国入世的第一年,面对入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将有哪些变化和发展?
   
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副主任王勤芬告诉记者,作为上海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日常管理部门,市标办将按照市委、市府确定的2002年度为调查研究年、转变作风年、持续发展年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入世和政府职能转变这两项中心工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继续压缩立项项目的数量,今年力争将新编项目控制在10项之内。凡已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涵盖且无显著技术优势和地方特色,以及应用面过窄(不包括应用于重点工程)的项目,均不予立项。第二,对不适应发展的标准进行修订,确保每年有15至20项现行标准或标准设计得到修订。
   
今年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发展的六大脉络:一是以颁布的《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为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进行建筑节能、轨道交通、园林绿化等标准的编制。启动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控制、水源水质保护、市政交通设施(含越江隧道、高架道路、大跨度桥梁等)的养护、大面积绿地和环城绿带栽植和养护以及古建筑、近代优秀建筑修缮维护等方面标准的编制;试行应用于磁悬浮交通、深水港建设等重点工程标准的编制。二是进行标准实施情况的追踪调研。三是完成专家库的组建,入库专家不限于原来的工程技术类,社会学、人文科学方面的专家也将适度引入。同时明确入库专家进行国内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现状和发展的分析研究,为政府推进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咨询。四是建立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网络,扩大标准化工作的影响力。五是对已制订相关标准并按照标准初步建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异型柱框架结构和轻钢轻板结构等“三大体系”进行研究,并推进应用。六是积极稳妥地做好国外(境外)标准的引进工作,使上海建设和管理水平持久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市建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