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申城加快构筑一体化城市交通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861

   
发达的轨道交通网、多层次的客运枢纽、布局合理的公交线路、装备升级的出租汽车……上海的城市交通正加快构筑一体化的新型格局。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昨天透露,“十五”期末,上海市民可以感受到一体化交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捷:内外环线间通过一次换乘可到达中央商务区,轨道交通周边住宅区通过一次乘车到达轨道交通站点,外环线内到市中心耗时在1小时内,新城之间实现一次乘车互通。
  在未来一体化的上海城市交通体系中,轨道交通将构筑骨干,地面公交为基础,出租汽车是补充,市域交通与对外交通紧密衔接。客流将发生两大转移:一是地面公交客流向轨道交通转移,乘坐轨道交通的市民会越来越多,两者之间的承运比例由“九五”期末的25∶1变为2.5∶1;二是个体交通客流向公共交通转移,轨道交通等大容量交通工具的优势进一步展现,市域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将由“九五”期末的21%向上提升5个百分点。
  具体而言,“十五”期末,上海轨道交通将形成“十字加环”、多向辐射。在总长度达200多公里的轨道交通线上,每天将涌动320万乘次的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23%。主要线路高峰小时的发车间隔将缩短1/3左右,如地铁二号线从现在的7分多钟缩短至6分钟、直至4分钟。运营服务时间从目前的18小时延长到19小时,各轨道线之间实现一票互通、一票换乘。
  地面公交的线网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其客运量仍是“大头”,占公共交通总客运量的56.4%。中心城内形成主干线、区域线和驳运线3级网络,中心城外形成以新城和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的放射状线网格局。在内环线地面和“三横三纵”等主干路上,将建设大量公交专用道;中心区轨道车站一般设置2条以上公交线的过镜站;每年将有2000辆以上的公交车得到更新,越来越多的环保公交车、低底盘新型公交车驶上街头,中心区空调车比例将达到60%左右。
  出租汽车保持国内一流,争取国际先进。市区出租车装备将升级换代,而出租车总量将比目前减少1-2%。市民候车会更方便,中心城区出租车扬招点、路泊站由目前的17处增加到100处左右。
  公路长途客运的重点是建成铁路上海站和上海南站两处长途客运主站。以沪宁、沪杭及滨江沿海、沪青平、沪崇苏5条高速公路为依托,形成辐射全国15个省区、通达350多个县市的省际客运班线网络。2005年日均班次达到2900次左右,年增长率2.8%。  作为一体化“关节点”的城市客运枢纽体系将向多层次发展,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十五”期间建成铁路上海站、铁路上海南站、人民广场、浦东国际机场、浦东铁路客站等5个大型枢纽,以及12个中型、若干个小型枢纽。
  据了解,今年以来,上海的城市交通建设已向一体化目标奋力迈进。新一轮公交改革已进入关键年,在完善机制体制的同时,有关部门将在人民广场和徐家汇两个地区,实施地面公交线网的调整优化试点,配合“一桥三隧”越江工程的建设,做好公交线路的布置,10条公交文明示范路段也将在今年国庆前夕初见成效。今年底莘闵线将开始投运,为适应上海轨道交通的超常规发展形式,轨道交通的法规和运营管理体制将得到完善,同时将推出一系列新的安全举措,如在一些地铁站台试点安装防止乘客进入隧道的屏蔽门,建立车站专业保安队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