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百年大计。建筑反映着民族的时代精神与物质文明,更深刻地影响城市的未来与发展。提高建筑的质量和品位,除了需要建筑师的努力,更要老百姓读懂建筑。“读懂”的关键,是要倡导和普及大众的建筑文化。
全社会普及建筑文化活动,欧洲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每年9月,各国都有“欧洲遗产日”活动,如去年伦敦的“开放建筑周末”活动。开放建筑周末由建筑教育慈善机构主办,有各种类型的550座建筑对公众开放。这些建筑平日都是非请莫入的地方,活动期间市民可免费自由踏访参观。为提高公众对建筑现象的兴趣,主办者精心推出了适合不同对象的参与性活动,以增进人们对建筑的了解。针对儿童的活动为“建筑侦探”,参加的孩子每人领一只口袋,里边有一本做成护照样子的手册,一枚建筑侦探的别针和一支铅笔。手册中有很多问题。游了房子,完成了问题的回答,主人在手册上盖个戳,孩子就成为快乐的“建筑侦探”。根据建筑与人的相互关系,主办者设计了“表演建筑”活动,让诗歌来阐发这个公众感兴趣的话题,6位诗人受命为6座建筑赋诗,并举行朗诵会,表达他们对建筑的理解。
去过欧洲的人,莫不为古建筑的保护和新建筑的创新及新旧建筑的协调所震憾。是何种力量使欧洲人对建筑如此钟情,巴特农神庙、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等著名经典建筑,虽历经百年岁月沧桑,仍得到很好的保护,人们不难理解;又如杜塞尔多夫郊区小城的一段中世纪残破的围墙、阿姆斯特丹市内一根黑不溜湫的钻石加工厂的烟囱,也像宝贝似地保护,就百思不得其解。在我们知道欧洲各国历来重视建筑文化普及,着眼于“从娃娃抓起”,着力于全民建筑文化素质提高的情形后,其心头疑问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