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将在3月1日开通企业联合征信体系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759

   
上海将在3月1日开通企业联合征信体系,并完善已经建立起来的个人征信系统,逐步构建全社会联合征信框架。这是本次市人代会上传出的信息。而这个举措,正与广大代表要求建立信用机制、营造诚信氛围的呼声相呼应。诚信,是今年市人代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
  小组审议中,一位代表关于“呼唤诚信”的感慨引起了众多代表的共鸣。那位代表春节时逛商店,看到有个顾客选中了一只进口花瓶。可是接下来本该很简单的“银货两讫”过程却因为双方的信任危机而变得十分复杂:顾客捧起花瓶里里外外检查有没有质量问题,是不是真的进口货;营业员则拿着几张百元面值的现钞又验又照,生怕收进假币。
  议论开来,患上“恐假症”的代表真是不计其数。黄浦区代表团的王卓贤代表说:“我曾经看过很多识别假货的宣传知识,可真的去买东西时还是上了当―――盒装的火腿外包装上一片片又大又整齐,可打开一看下面都是碎片,真可惜识别假货的介绍上没有关于识别盒装火腿的知识。”
  有的代表讲出了在一次次市场执法中看到的镜头:
  ―――在有的星级宾馆的柜台上,世界名牌商品竟然可以就地砍价;
  ―――在某保税区的购物商场里,“劳力士”手表只需花近百元甚至几十元就能买到;
  ―――环境和卫生条件极差的地下工厂里,生产出来的食品却贴着大超市中常见的著名商标。
  ……
  俞继英代表说,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买东西不知道是不是伪劣商品,那么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质量提高。而更多代表看到的,还不只是商业领域的重塑诚信问题。何亚男代表指出,现在不少人“跳槽”过于频繁,甚至不辞而别,这同样说明社会诚信建设是当务之急。此外,企业缺乏信用档案,也使企业间的经济合作变得障碍重重。
  种种令人遗憾的现象要彻底制止,关键还得从源头上抓起。代表们说,打假是个政府信誉问题,没有诚信就没有市场经济,上海经济要保持继续快速发展,该是下大力气推进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时候了。
  市人大代表建言―――
  诚信首先要政府带头
  社会诚信体系并不主要指企业,呼唤诚信首先要政府带头。这是徐汇区区长沈骏代表的观点。
  沈骏说,政府的诚信直接关系公开、公平、公正的政府形象,这对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政府诚信的内容不仅包括政务公开、电子政务等方面,更重要的是政府要不遗余力地去完成向百姓承诺、许愿的实事,取信于民。比如徐汇区政府在今年的实事项目中提出向困难家庭的子女免费提供中小学生营养午餐,曾引起很多人议论,也有人担心政府能否真正坚持做下去,一个不漏。但是徐汇区就把工作落实到教育局和民政局,做到名单反复核对,不必学生自己申请。政府甚至还在考虑通过费用发放的形式提供免费午餐,避免那些困难家庭的子女自尊心受到伤害。
  “政府的诚信对社会的诚信是个很大的推动。”沈骏说,“只有政府带头,建立政府、企业、个人的社会诚信体系,最终使诚信成为市场生存的前提条件,成为自然人的内在追求。”
  黄浦区委书记钱景林代表对记者说,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很重要的是要营造诚信的道德氛围,其中包括从政道德、经营道德和市民道德。开展诚信道德教育,首先要实现公务员取信于民、经营者诚信为本等目标。目前,黄浦区由区委、区政府共同出面,逐步推出了诚信方面的典型,比如把市民满意的公务员作为从政道德的典型大力宣传,紧接着还要重点推出顾客信得过的商店。
  完善发现机制健全监控体系
  对于时时出现的假冒商品,工商部门通过完善发现机制和举报奖励机制,健全市场监控体系。
  ●各区县的工商所实行综合监管,加强管辖地段的巡查,以便及时发现假冒行为。
  ●将“红盾维权”开进社区,遍布全市的3800个联络点,初步形成了一张社区消费维权保护网络。
  ●365天不休假的“12315”投诉热线,与消协和市(区)工商局实行三级联动,形成合力。与之相配套的有奖举报制实施以来,去年已有9名举报者得到了奖励。
  ●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交易市场1600多家。工商部门在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八大类市场,采取了一系列市场长效管理措施,进行日常监控。
  ●将市场主办者作为市场经营的责任主体,入场的经营者必须办理工商执照;建立货物进出市场的台账制度。抓住了这两个环节,就能及时处罚售假者。
  ●落实好消费者的投诉受理、告知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及向消费者作出不售假、不制假承诺的三项工作。
  建立企业诚信体系
  “诚信,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不是工商一个部门能够管住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甘忠泽代表这样看待市场诚信问题。在他看来,有了一张覆盖全市的企业诚信大网,不法商贩就难以生存。当工商部门受理企业登记时,若要监控企业虚假验资,就向银行查看企业账户;制止违法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就要了解它是否偷税漏税,向技监部门了解有无制假行为。
  据了解,在市政府即将建立的企业征信体系中,将严格社会中介机构的准入制度和行业规定,建立包括企业不良行为的警示系统和企业良好行为记录系统在内的企业信用公示制度,建立企业信用评估标准和体系,培育信用中介服务市场;加强审计监察,深入整顿金融和信用秩序,依法惩治信用不良行为,以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设立企业“经济户口”
  就像公安部门为每个市民设立户口本那样,工商部门将为每一个企业设立“经济户口”。在人大会场,以列席代表身份参加人代会的市工商局局长张文蔚告诉记者,市工商局将通过“金管工程”(即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经济户口”,建立起企业诚信的市场准入机制。
  据介绍,在“经济户口”中,储存了有关企业的所有信息,从企业登记开始,经营状况、违法行为、商标管理、合同管理、广告管理、年检情况等,以及工商部门对企业进行日常监管的动态信息,年检情况、行业许可、经营资质、受表彰、受处罚的情况等近百项信息,全都储存在“经济户口”内。工商部门通过查验“经济户口”,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管好了企业,等于堵住了制假的源头。
  三大诚信体系
  金融:设一张贷款证,以证实企业的金融信用程度,任何企业只要在一家银行有逃废债行为,其他银行均可以禁止其进入。
  公安:掌握一些与个人信用有关的重要信息,如违法犯罪的记录是分析法人代表信誉的重要因素。
  技监:将建立质量监督信息库,把企业的制假信息、假冒认证标志的信息、出具虚假信息和没有许可证进行违法经营的信息,列入质量监督信息库。
  四个信用等级
  根据“金管工程”提供的信息,企业被分为四个等级。
  A类企业能够免检;B类企业享受一般待遇;C类企业因违法被处罚过,将在一段时间内失去投资的资格;
  D类企业将被吊销营业执照,三年内其法人代表将失去办企业的资格。
  企业的良好表现和获奖是信用升级考核的主要因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