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申城建筑建材业改革将有大手笔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933

   
日前,从上海市建委获悉:今年,上海建筑建材业管理体制改革将有大手笔,重点体现在:净化市场环境,规范市场行为;转变政府职能,改变管理方式;界定工作职能,理顺管理关系;调整管理体系,发挥协会作用。改革将紧紧围绕构筑一个廉洁高效、层次清晰、责权相当、监管有力、服务完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管理体制这一总目标展开。
   
招投标管理方面的改革:一是建立和完善业主依法招标、市场公平竞争、政府程序监督的招投标管理模式,努力遏制假招标与规避招标的违法现象。二是重点规范招标人的行为,对政府部门投资工程,逐步推行工程项目“代建制”,支持和发展为业主提供项目全过程管理咨询服务的、与投资方、设计方、施工方等没有资产纽带关系的项目管理公司;强化招标人发包资格审查制度,严格实行招标人对报名投标人的资格预审制度,进一步完善招标代理制。三是改革现行招投标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项目分类监管、专家公正评审、技术评标排序、评估低价中标的招投标运作和管理方法,努力促使市场竞争规范化。四是强化评标专家的管理措施,严格专家资格认定,完善对评标专家的制约机制,对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五是优化政府程序监督,改“六审核”为“两审核、四备案”。即报建与发包资格审核、施工许可证发放审核、招标文件(评标办法)备案、评标专家委员会组成备案、中标通知书备案和承发包合同及补充协议备案;减少审核范围,缩短审核时间;调整市和区(县)招投标管理权限划分;加大对招投标违规行为查处力度。
   
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自控、社会监督、各负其责、政府备案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强化工程安全监督,实行政府指导、企业负责、行业监督、社会参与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持续保持上海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的良好状态。一是加强安全生产前置性管理,将涉及安全生产的各类审查纳入招投标程序;加强重点部位、要害环节、高危作业的安全监管;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指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层层责任制;建立和健全企业安全自律机制、安全预防机制;加强安全监督巡查执法,保证安全监督队伍稳定性,安全监督的模式从对工程各阶段进行固定式安全评定,转变为对执行安全卫生强制性标准和建设市场主体安全责任行为的监督。二是改变现有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落实建设各方质量责任,“谁勘察谁负责、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谁监理谁负责”,切实把质量第一责任落实到建设单位(开发商);着力培育质量监督机构,做好新老体制转换过程中的衔接工作,通过逐步改制,发展成为社会化、专业化的事务所,实施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施工企业资质等级和个人从业资格管理方面的改革:调整现行资质资格分类分级标准,建立合理分类、行业自管、信誉评价、统一管理的资质和资格管理模式。一是优化施工队伍组织结构,控制施工总承包类企业总量,适度发展专业承包类企业,大力培育劳务分包类企业;二是改革资质和资格的审批与管理方式,改分散管理为归口统一管理,由行业协会承担资质资格初审、年检预审等职能,建立协会操作、政府核准管理模式;三是健全动态信誉考核体系,引导企业和个人建立信用机制,实施“不良名单”和市场清出制度。
   
工程定额标准管理方面的改革:将建立和完善定额量价分离、形成市场竞价机制、提高信息发布水平、强化强制性标准贯彻实施的工程定额标准管理模式。一是继续推行量价分离的工程定额改革,逐步形成工程量定额相对稳定、价格信息随行就市、企业自主报价、合同协商定价的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二是加强信息收集,建立市场价格信息快速反应机制;三是工程建设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强制性标准实施后的监管力度,完善现行标准管理模式;四是发挥协会、科技委的专业特长,建立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审核专家库。
   
据悉,为顺利稳步推进上述改革,上海市建委还将对管理机构进行重组和整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