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2002年春节前上海市粮油、肉类、蔬菜、水产等食用农产品质量抽检结果表明总体情况良好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849

为保证春节期间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加大主副食品安全检测网络的监控力度,市商委利用新组建的“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检测网络”,在节前组织两次全市性的食用农产品安全抽检,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抽检覆盖面广,涉及食品多,质量总体良好
这两次抽检是由市商委组织市粮油、水产、副食品、酒类质量监督中介机构、市蔬菜豆制品检测中心、市蔬菜集团公司、曹安市场(自检)等单位承担抽检任务,对大米、面粉、食油、食盐、肉类、水产品、蔬菜、豆制品、熟食、料酒等10大类食用农产品,共抽取样本1108件,覆盖全市各区食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约500余家企业,抽检结果表明:总体情况良好,总合格率为74%,其中大米、食盐合格率100%。本次检测执行国家、地方有关质量安全标准,属行业内质量检查(检测结果详见附表)。
二、大米、食盐质量良好,食油、肉类安全卫生
粮油的样本,涉及本市12个区的粮油批发市场、集市、菜市场、便民店、超市、大卖场等100余家单位。其中大米的检测项目为矿物油、汞、砷、黄曲霉素B1等四项指标,经检测合格率均为100%;食盐54只样本全部合格。
食用油检测项目为酸价、过氧化值、掺伪、黄曲霉素等六项指标,合格率90%,不合格品4例,均为散装油、掺伪。
面粉检测项目为“吊白块”(甲醛合次硫酸氢纳)、过氧化苯甲酰两项,抽检中均未检出吊白块,但有26件检出过氧化苯甲酰超标,合格率仅27.8%;经核查不合格品中,大部是假冒“上海面粉厂”的伪劣产品,上海面粉公司及所属福新面粉厂的样本合格率100%。
三、蔬菜农残减少,肉类、水产质量有所改善
抽检的40多个品种、486件蔬菜样本,检测项目为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敌敌畏、氧化乐果、久效磷、甲拌磷、三唑磷等农残和砷、铅残留等指标,总合格率68%,不合格品中,主要是检出甲胺磷、乐果、敌敌畏等农残超标,产地为广东、福建、山东、安徽的茄子、豇豆、青椒、黄瓜、卷心菜等;市郊的封浜、南汇的青菜、草头、生菜等也检出上述农残;砷、铅的指标均未超标。
肉类主要抽检猪、牛肉的瘦肉精残留及注水情况,经检测瘦肉精残留有所减少,曹安市场牛肉注水率达67%。
豆制品的检测指标中的细菌总数,这次采用原地方标准,检测结果良好,但这次抽检的即时豆腐29例样本,合格仅为6例,不合格率为79.3%,主要是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严重超标。
水产品主要抽检海鲜、河鲜及加工品共14大类、169个样本,区域覆盖面为80%;检测项目为卫生指标、重金属、农残和亚硝酸盐、甲醛、土霉素、四环素等,均为国家和地方的强制性标准,检测结果基本良好,总合格率为93%,不合格品12例,主要是如易初莲花、长生、凯悦厂等的水发产品甲醛超标。
熟肉制品检测项目为菌落总数、致病菌、亚硝酸盐、大肠菌等,合格率为84%;不合格品主要是金山大昌的水晶肴肉、灌肠,南希的方腿等,检出大肠菌、亚硝酸盐超标。
料酒(袋装黄酒)抽检样本31件,分属29家生产企业,检测依据为国家新颁布的标准,总合格率仅45.2%,不合格品17件中,有2件因细菌总数超标被判定为劣质产品,其余均为非糖固形物和酒精度不达标,判定为不合格品。
附件:春节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情况汇总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