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近日举行的上海市卫生工作会议提出,2002年上海卫生发展将迈出大的步伐,深化卫生改革将实现重大突破,以确保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广大群众能够享受到质量更优、水平更高的医疗卫生服务。
会议明确,整个“十五”期间,上海将抓紧构筑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卫生科技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为实现建成亚洲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确定,2002年上海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引导有序发展;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改善卫生硬件设施;加大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力度,提高医疗科研和技术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讲求质效并重;在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发展非基本医疗,开拓多层次、市场化的医疗需求;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据市卫生局负责人介绍,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改革进一步深化、市民医疗卫生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中国“入世”的新形势,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为市民提供费用较低、质量较优的基本医疗服务,并逐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性医疗卫生需求,是卫生系统重点思考的问题。按照上海卫生事业发展目标,要争取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初步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形成公立卫生机构为主导、多元化卫生服务有序竞争的格局。非营利性的公立医疗机构应当既是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主体,同时也是依据国家法规和政策,主动、积极、规范地参与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通过参与竞争,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上海公立医院正在努力深化内部改革,从理念、机制、管理上进行改造创新,以承担好这样的“双重主体”的角色。
对有些市民关心的引入市场调节机制、实行多元化办医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资和补偿将重点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和基本医疗服务领域,并吸引社会非营利性投入。关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增长的多层次多样性的医疗卫生需求,则主要靠市场调节多元化办医来予以满足。因此,多元化办医的发展,不会影响广大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