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市统计局局长潘建新在2月6日召开的“2001年度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发布会上称,上海经济新年实现了开门红,全年发展趋势乐观。总体判断是: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格局。
因世界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开放程度不断加大的上海也难以“超脱”。去年申城GDP的增幅较上年回落了0.6个百分点;证券市场波动幅度很大,有价证券成交额较上年减少约一成,影响上海GDP少增长一个百分点。再看今年,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严峻的外贸出口形势,目前仍处于低位徘徊局面;今年是中国入世第一年,入世影响程度究竟如何还有待观察。种种变数都给上海经济发展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
但乐观的估计仍然具有强大支撑:其一,工业结构调整效应将进一步释放,工业生产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其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将进一步刺激消费,以住房、汽车为代表,以购物、休闲、文化、娱乐、居住、服务等为特征的综合性消费将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其三,入世的先发效应极有可能使上海在提升综合经济实力中受益;其四,今年是上海城市建设丰收年,投资规模肯定很大,将强劲拉动上海GDP的增长;其五,上海已经成为国际资本的热土,上海吸引外资有望继续增长;其六,企业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仍有潜力可挖。
面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回落的事实,潘建新表示,工业总产值和经济效益的高低,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何况目前回落幅度还是比较小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新高地建设使上海工业增量不断扩大,比如去年投产的赛欧汽车、宝钢三期等项目,今年将为工业新增产值80亿元;而今年将要投产的POLO汽车,克虏伯不锈钢、中芯芯片等项目又可为工业新增产值280亿元。预计上述新增产值将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4至5个百分点。
潘建新同时还向记者透露,从近期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来看,2002年上海经济的较快增长已初露端倪。去年第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6.5,比三季度上升了2.6个百分点;今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1.4%;去年10月至12月银行贷款余额逐月增加,等等,这些经济先行指标的攀升从一个侧面表明,今年上海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