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福州不少旅行社进入高校校园招揽生意,很多针对学生团体的旅游线路报价极为优惠,有的甚至只有旅行社对外报价的一半。不过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一些学生团报价虽然很低,但背后存在服务质量低、安全难保证等问题。相关部门也提醒学生们:出游安全最重要。
旅行社低价抢占学生市场
17日记者走访了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发现福州一些旅行社趁着春暖花开之际,就势拓展大学生踏青游市场,不断在校园内张贴旅游广告,推出了一些低价近郊线路,如青云山游仅38元,平潭游仅72元,太姥山游仅118元等。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学生团报价大大低于面向社会的旅游团报价,有的甚至只有对外报价的一半。如果出团人数多,价格还可以进一步协商。
记者发现,如此低价吸引了不少学生群体报名参团,近期就不断有高校班级报名参加野外踏青。“这周天气好转了,我已接到十几个学生报团电话,前两周下雨时,生意要差很多。”一个旅行社人士对记者说,“现在才是刚开始,接下去的两个月,毕业生旅游还会增多,我估计省内旅游的生意会更好。”
校园“代理人”极不规范
记者发现,这些学生团报价虽然很低,但其中存在诸多问题。昨日福建师范大学的吴同学告诉记者,他是班干部,准备组织班级同学踏青,如今很多学生在选择旅行社时都会通过“校园代理人”。只要拨打贴在校园内的广告上的电话,“代理人”就会主动上门协商,学生报名参团只要把钱交给“代理人”就可以了,都不用出校门。
这些“代理人”指旅行社在高校委派的“旅行社代理人”。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旅行社为了更方便地拉到学生团体游客,会主动联系校内一些部门的学生干部,然后由他们“代理”旅行社在该校区的经营,包括广告发布、路线协商以及合同签订、收款等,都由这些“代理人”负责,“代理人”根据招团的数量提取收益。
不过记者发现,一些旅行社使用的“代理人”,业务很不规范:不会给学生出游发票,仅是出具收据,而收据上经常连旅行社的印章都没有,部分学生没有签署相关的旅游协议就出游了。
记者就此联系了福州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的翁副所长,翁副所长表示:国家相关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旅行社不得委托非旅行社的单位和个人代理或变相代理经营旅游业务。如果没有相应资质单位、个人随意代理业务,那必将扰乱旅游市场。
报价打折服务也打折
一些业内人士透露,学生团价格低,一方面是因为很多景点学生票都打折,但是主要是通过服务打折来实现盈利的。有的“学校代理人”给出的学生旅游团报价,一个人只有3~10元的赚头,因此只能降低服务质量。“仅就餐这一项,有的旅行社针对学生团仅粗略表示提供午餐,不像一些正规旅行社会细致地规定:每人18元,十人一桌,八菜两汤,其中五菜三荤。”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些正规旅行社不愿开展此类低价业务,以免降低服务标准砸了自己的招牌。
光有导游证不一定能带团
业内人士建议学生团旅游出行时,最好直接到旅行社经营现场报名交钱、签订详细合同,并要索要发票。前期的咨询协商可以与校内负责人联系,但校内负责人只能起到沟通、宣传的作用,不参与旅游经营业务。
此外,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会考取导游证,但是有导游证不一定就可以带团,应当持有导游员IC卡资格证才有带团资格,有此证表明此人在具有经营旅游业务资格的单位任职。翁副所长同时强调,旅游单位用车有严格规范,雇用的车辆必须是有合法经营资质的单位派出。如果没有相关资质出车,即是“黑车”,一旦出现问题,旅客的权益没有保障。部分学生组织的户外活动,如果风险较高要主动投保意外伤害险。(实习生 林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