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外贸出口今年有望增长8.5%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945

   
奋力拨开世界经济持续下滑吹来的层层阴云,上海外贸出口负重前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据市外经贸委12月27日预测,今年申城外贸出口有望比去年253.5亿美元的水平增长8.5%以上,高于全国平均增幅。辞旧迎新之际,虽然世界经济仍无起色,但上海外贸奋力攀登的轨迹已定:明年,抓住中国入世契机,重点推进跨国采购中心建设,千方百计促进外贸出口持续增长,拉动上海经济“列车”继续向前奔跑。
   
在国际市场需求明显下降的大背景下,上海外贸出口也难以幸免,从5月份起单月出口增幅逐月下降。如何将负面影响减至最低?主观上的努力发挥了极大作用:旨在提高上海口岸通关效率、推进贸易便利化的“大通关”试点一炮打响,外高桥保税区空运进口通关提货时间从72小时缩至10小时,松江出口加工区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4小时。从11月1日起,上海地区进口货物开始实施“提前报检、提前报关、实货放行”的通关模式;出口工作责任制和重点出口企业联系制度也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来,市外经贸委还先后组织4轮出口情况调研活动,协调解决企业出口时遇到的实际困难……经过艰苦努力,今年1―11月,申城外贸出口达到254.8亿美元,同比增长9.89%,高出同期全国增幅3.6个百分点。
   
由于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同时滑入不景气区间,明年上海外贸出口将面临比亚洲金融危机时更寒冷的环境。但从不利中寻找有利,亮点仍然存在:中国入世为上海更多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境外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将更加看好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交汇点上的上海,越来越多的跨国采购公司将落户申城,为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之一创造难得的机会。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上海外贸系统信心倍增:明年,申城将重点推进跨国采购中心建设,实现外贸方式创新。
   
为此,上海将充分发挥在工业、金融、人才、科技、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吸引跨国公司在沪设立采购中心和分拨中心。同时学习借鉴国外经验,设立外贸常年展示中心,吸引国内特别是上海周边地区外贸货物供应商入驻,形成常年贸易平台,并继续办好华交会、上交会、工博会等品牌交易会。上海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依托这一地区不断增强的制造业加工能力,实现沪苏浙经济互补联动,建成完整的跨国采购产业链,为跨国采购中心提供广泛的产业支持,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培育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是明年申城外贸突破困境的制胜一着。为此,上海将重点推动集成电路、计算机、DVD、通信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完善软件出口鼓励政策;积极推动科工贸结合,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巩固并深度开发日本、美国、欧洲、我国香港等四大传统市场的同时,上海还将积极开拓俄罗斯、东欧、南美等新兴出口市场;并通过扩大利用外资、降低外贸“门槛”的机遇,帮助并促进新建成的外资企业和刚拿到外贸经营权的内资企业尽快形成出口能力,从而源源不断地为上海外贸出口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