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4050"工程拓出市场化就业之路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788

   
上海“4050”工程实施一年来,推出760多个项目,创造岗位66000个,约3万多名“4050”人员实现上岗就业。更为显著的是,“4050”工程拓展出一种全新的市场运作就业机制,它不仅使劳动部门转变了观念,从包揽转为服务,增强了政府搭建平台的功能,而且对广大就业者进行了能力建设,让他们自己给自己创造岗位。
   
发动社会力量出项目“4050”
   
工程自提出之日起便推向全社会,尤其是与新闻媒体紧密结合广造声势,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来为“4050”就业人员作贡献。如今它已备受申城老百姓的关注,这个以前陌生的名词现已家喻户晓。
   
据市开业指导服务中心统计,截至11月底,共收到提供“4050”项目的来信5000多封,信中有项目方案、有各类建议;通过劳动部门与本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活动,还征得社会各界人士提出的“金点子”3000多个,完善“金点子”项目数百个。行业专家评估定项目“4050”项目有一支“评估专家”队伍,“志愿专家”来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行业协会、民营企业,工商联、民主党派组织也积极参与。震业财务咨询公司的王震寰对“4050”工程倾尽心血,他参与了大部分“金点子”和“完善金点子”的评估,并且发起成立了“创业沙龙”,将“4050”项目的执行人与经营者组织起来,定期交流分享创业过程中的经验成果。谭文杰的“麦秸艺术工艺品”项目就是在王震寰公司的辅助、评估下获得成功的,如今“杰翔麦秸工艺品社”办得红红火火,在今年“工博会”上,杰翔麦秸工艺品获准参展,一下子就拿到100万元的订单。
   
“4050”造就一批“小老板”
   
44岁的下岗女工侯静珍在她的“4050”项目“豆宝宝”豆浆店开张前,她格外不放心,自己到底行不行?到了今天,她总算可以自豪地说,“我不比别人差!”她下岗后做过营销,因不甘心给人打工,想尝试自己做做老板,可年龄偏大、资金不多、加上又没有经验,一直犹豫不决。有了“4050”工程的支持,她信心倍增,如今“豆宝宝”成长良好,还要增开分店。
越来越多的侯静珍在成长,他们通过市场调查,自己设计项目,获批准后接受培训、寻找项目出资者、调整市场策略……
   
“4050”项目就是这样成功地培育了一大批“独立开业者”,是市场竞争中的创业者、成功者!
   
明年还要高举”4050“大旗!市劳动保障局局长祝均一说,从全市范围来看,今年的“4050”工程取得的成绩,仅看那一串数字还是次要的,关键是市场化运作机制焕发出了巨大生命力。明年的“4050”将进一步完善这一机制,提高层次,适应上海的服务贸易发展,届时将有一批全市性的综合服务项目诞生,“4050”将更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