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温总理一句话 赴台游人数激增

来自:海峡导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66

  一纸协议飞架两岸,60年天堑变通途,两岸海路空路,已经通了;可心,却还需要慢慢磨合。随着两岸人民往来的增多,大家从不理解,到彼此沟通,再到正在一砖一瓦地搭建两岸互信的“心桥”。

  台湾同胞当中,台商是最早到大陆发展、与大陆民众沟通融合的一个族群。两岸百姓的“心事”,他们都能听得“懂”。“台商斗阵行”,将用平实、草根的语言,把当下两岸间正在发生的热点新闻,请台商和大陆相关人士给大家说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人间四月,草长莺飞,春情萌动。踏青赏春去哪?台湾!

  当下最热门的赴台游广告词是——— 走不动,就是“爬”,也愿意去台湾宝岛看一看。温总理举重若轻,让大多数平头百姓也萌生了“咱也得看看,让总理魂牵梦萦的地方,究竟是啥样”的念头。于是乎,赴台游更热了,用厦门一旅游业者的话说,叫“人数激增”。

  25日,在本报会议室,厦大台研院经济所副所长唐永红、台中太阳堂副总经理郭永宗、澎湖旅游发展协会理事长欧修智、厦门春辉国旅首席服务总监马志强,就赴台游这一话题,进行了一番“铿锵谈”。

自由行 可在离岛先试

  主持人:近日,安利一团、二团已陆续抵台,使得台湾这两周以来大陆游客人数日均超过2000人,这个数字还会上升吗?

  马志强:与欧美、东南亚等旅游国家和地区相比,台湾的旅游资源并不是最丰富的。现在怎么会这么热呢?其实是血浓于水的感情——— 到台湾是亲情游。安利团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越来越多企业仿效,愿意通过“鼓励旅游”的方式到台湾。窥斑见豹,从中可以看出大陆同胞对于台湾的热情。

  唐永红:现在,赴台游市场受到多种因素合力影响,呈现一个“小高潮”。但是赴台游市场的长足发展,仍然受到相关配套条件的限制:比如赴台游的手续办理具有不确定性,不知证件什么时候能办下来;大陆带薪休假制度不健全,大家基本都是在长假出行。如果这些问题能够逐步解决,赴台游的人数会有一个大的升幅。

  马志强:安利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团队,而且这一次去台湾的都是其中的精英阶层。未来市场中,台湾业者更重视的是大陆普通游客。就拿春辉来说,自从3980元低价赴台游线路推出来后,一个星期就接收了2000多人报名;而从去年开放到现在,一共才7000多人,所以市场放量速度非常惊人。

  主持人:那么,这些游客对台湾经济的助力有多大?

  欧修智:据我观察,安利团赴台游在一般台湾民众的观感里面,有一些负面影响。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是因为很多商家之前的期望过高,而赴台游人数显著增长后,究竟有没有带来商机?从安利团的特殊案例来看,获利的人只是少数。

  马志强:安利团队选择以大型邮轮的方式赴台游,这与一般的旅行团不一样。只是在台湾几个码头停靠,邮轮旅游强调的是,邮轮里面的超豪华享受,顺便到相关港口城市旅游,时间短,这样来看,旅行社也没有更大发挥空间,只能从购物方面来下工夫。自然,这样一个团就如欧修智先生所说的,只能让少数业者受益。但是旅游中的“购”,只是旅游六个环节(吃、住、行、游、购、娱)中的一个。

  唐永红:在赴台游的形式方面,从港澳经验来说,一定是从完全的团进团出向自由行逐步过渡的。台湾本来应该比港澳更有竞争力,台湾除了购物之外,深度旅游才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当然,现在两岸关系刚刚回暖,双方互信还在进一步发展中,所以自由行可以考虑在台湾离岛地区先行先试,看看效果,进行磨合。

  马志强:普通游客多了,到台湾需要吃喝住行,自然整个市场就会带动起来。而要让所有台湾人都享受到赴台游的效应,可能还是需要自由行的开放,但是这又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慢慢扩大。

消费习惯 还需慢慢磨合

  主持人:今天国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有人提出,“安利团大手笔消费被一些台湾媒体批评‘太嚣张’”,这是不是也反映某些人心态上的问题?

  马志强:这是亲绿媒体的炒作。赴台游市场开放初期,去的人比较少,他们就抱怨;现在人多了,他们又抱怨说花钱太“嚣张”。但实际上,中国人讲究“穷家富路”,难得出门一趟,自然会大手笔花钱。

  主持人:这中间,好像还涉及到“砍价”的问题。

  欧修智:就像卖太阳饼的,本来就是薄利多销,但是大陆游客喜欢杀价,“买一个送一个”,以致台湾相关部门已经有人出来说,商家要限制杀价。可是大陆客对台湾商业生态不太了解,台湾商家不会先把价钱拉到很高,然后再让顾客去杀。

  唐永红:这是消费心理的问题,大陆旅游市场早年监管不力,造成游客习惯了讨价还价。而台湾不是这样,但是大陆游客并不知道。这种交流不通畅、信息不对称,就造成了目前赴台游市场上的一些问题。

  郭永宗:根据我们台湾店反馈回来的消息,大陆游客确实是比较喜欢杀价,所以有些商家只好 “薄利多销”,希望可以从中赚到 “人气”。像我们台中的太阳饼店,基本上都是一箱一箱地销出去。

  唐永红:从另一方面来讲,大陆游客把太阳饼带回去馈赠亲友,自然会起到大力宣传的效果。这为商家日后进军大陆市场打下很好的市场基础,这个开拓空间是很大的。

  主持人:现在赴台游还只是在一个起步阶段,两岸需要磨合的地方还很多。

  欧修智:是的。毕竟台湾大多数民众跟大陆接触还很少,比较不了解也不习惯大陆民众讲话的方式,比如我已经在大陆待了很久,就知道大陆人讲话的习惯。比如说,有游客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我们很有钱”,这种话在当时其实并没有什么,但是被镜头放大之后,看上去就有点糟糕。

  唐永红:另外,台湾社会发展水平更高,普通民众素质比较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摩擦,赴台游的行前教育也是必要的。大陆出境游刚开始的时候,也有这种大陆游客 “嚣张”的问题。两岸在隔绝这么久的情况下,双方文化有所不同,有摩擦很正常。但是双方需要理性应对,不要去夸大这些问题,因为这种问题毕竟是少数,不要因此影响这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两岸业者 都准备好了吗?

  主持人:最近,赴台游的价格下降很多,有些人担心旅游品质会受到影响,甚至会造成业内相互压价。

  欧修智:这是恶性竞争的担忧。台湾很多业者觉得大陆市场很大,要以量取胜,可能低价一点,人数就会多一点,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低价一定会影响品质。在赴台游这个市场发展的初期,很多业者想要以低价取胜,再加上有人投机取巧,觉得亏掉的团费可以用购物去补,这样下去的话,将来也许会变成去参观的购物点比景区还多。如果那样,这个市场就被搞坏掉了。

  马志强:赴台游方面的品质监控,大陆方面是海旅会,实际上是国家旅游局,台湾方面是旅游品保协会。前几天,我刚从北京开会回来,现在国家旅游局对这方面非常重视,要求每一个赴台游组团社做到零投诉,否则就要被撤销资格,所以这个市场虽然很诱人,但旅行社也都胆战心惊,谨慎操作。

  欧修智:我在思考,是不是两岸相关部门可以成立一个监督单位,制定一个合理的价位来强力执行。虽然说现在定价是每人每天80美元,但是实际操作上就降到了50美元以下。我认为应该有一个公认的标准,让游客享受到合理的价格,业者也能赚到钱,赴台游才能永续发展。这样的话,游客心里也会比较轻松,放心游山玩水,而不是全程对着太阳饼、凤梨酥、茶叶、玉石什么的,他们也才会把对台湾的好印象带回大陆。

  唐永红:当然,不排除这一次对台湾有很好的印象,未来赴台游也能更便捷、多元,比如除了团进团出之外,也能实现自由行,虽然没那么快,那时在购物、休闲这个方面,应该会比现在要更多更深入。

  马志强:现在的情况是,对于大批的大陆游客,台湾业者真的准备好了吗?单就春辉来说,现在已经接到2000多人报名参团去赴台游,5月份计划去更多,大陆有这么大的游客量,但是台湾接待却跟不上,目前没有哪家旅行社可以一口气接下来这么多活,都是要拆分开,由多家旅行社接待。除了这些,台湾的酒店、景区以及相关配套真的准备好接待蜂拥而至的大陆游客了吗?(林靖东 张燕娟 燕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