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本市的绿化事业方兴未艾,未来10年的规划已形成轮廓。笔者从市绿化管理部门了解到,从明年起,本市将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郊区兴建4个“氧气库”――各自均为万亩森林,把新鲜空气引进市中心。
本市的人均建设用地仅57平方米,房屋、道路、公共设施要用去绝大部分,眼下人均绿地已达5.6平方米,接近饱和。绿化再要向前发展,就要另辟蹊径。
曾经有一句话叫城乡一体化,用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倒很贴切,无论是水还是空气,都是流动的,互为因果。根据这一情况,绿化管理部门提出,把此前建成的若干大型绿地看作是上海城的几个“天窗”,现在再建设4个“氧气库”和几条绿色廊道,就能够借助风力,源源不断地将新鲜空气引进市区,改善市中心的空气质量。
4片万亩森林均以乔木为主,灌木辅之,草坪补之,其主要功能是为上海“制造”氧气。另外,4片万亩森林还将被建成不同内容的主题公园,有的以交通为主题,陈列从最原始的独轮车到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有的则以建筑为主题,展示各种风格的建筑物。据透露,其中3个选址已基本确定――佘山、宝山、南汇,另一个尚在考察之中。
新一轮绿化建设还将在目前已建成100米宽林带的基础上,全面启动环城500米宽绿带工程。98公里外环线和180公里郊区环线边上,都将建设半公里宽的绿带。本市与兄弟省市连接的几条高速公路两侧,将建设50米宽的林带;省级公路建设30米宽林带,县级公路则建20米宽林带,河道、村道要求连林成网。与此同时,黄浦江上游也将动工兴建大型水源涵养林。为了充分体现城乡一体化的绿化大格局,将分别在城区和郊区兴建8块楔形绿地,浦东5块、浦西3块。
从明年起,市区绿化将在“精”字上做足文章,除了搭配好绿地的植物种类之外,将重点兴建古城(豫园)和虹口、闸北等一批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