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十六铺将"脱胎换骨"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955

   
上海开埠所在地,昔日最大的水路客运码头――十六铺客运站,将成为21世纪上海港的新亮点。这是上海港务局副局长包起帆日前给记者透露的“秘密”。
   
150多年前诞生的上海最早的老码头――十六铺码头,曾是多少老上海、老浙江、老宁波乃至全国人民所熟悉的名称,在上海人民的耳朵里回响了100多年。80年代,十六铺客运站经过大规模的改造,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水陆客运码头,年进出的旅客达1500万之众。但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日益发达和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作为上海三个传统标志窗口之一的十六铺客运站已是风光不再。
   
为了让这块“曾经辉煌”而又有悠久文化底蕴的“风水宝地”,再次焕发青春,梳妆打扮成为黄浦江畔乃至上海港口21世纪的新亮点,市委、市政府和上海港的领导已经下决心要对这百年老码头来个脱胎换骨的改造,使之成为上海黄浦江畔的一颗新明珠。目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们正纷纷拿出各自的“绝活”和高招,一展未来十六铺的芳容。
   
据包局长介绍,目前的方案主要集中在三个:
   
美国SOM国际有限公司的设计方案将在完善中央商务区,延伸外滩步行带,使之成为旅游活动中心的基础上,突出水运交通,规划建立两个水上巴士站,其高大透空的建筑将成为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为突出十六铺百年辉煌的特有文化内涵,该方案将在中山路两侧重建一段老城墙,使人们能在这“新旧边界”上饱览浦东陆家嘴和浦西豫园的美妙景色。
   
美国Gensler设计集团的方案则着重于建设旅游观光功能,体现十六铺地区的滨水特性。由轮渡码头、游艇码头、商业零售、娱乐设施构成。多功能的混合区和酒店综合楼、线形商场向东水平延伸至江面。酒店综合楼向高空伸展,舒展开城市聚焦的吸引点。滨江码头的动态外形,又恰似随波漂流的帆状屋顶,似在告诉人们,上海就是在这儿扬帆启航。
   
Bovis  Lend 
Lease公司的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大型的商业建筑,专用小型船坞的国际饭店,多功能的高层建筑,轮渡站,公交中转站和未来的轨道交通线,大型的临江散步广场,配以那玲珑闪亮的灯火,将把十六铺――上海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妆扮得分外艳丽。
   
崭新的十六铺将在这些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十六铺重现辉煌的日期已经为期不远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