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航空公司积极探索引进飞机的融资新途径,在今年引进的一架B767飞机时,首创转贷方式,不但使公司直接拥有了飞机的产权,而且节约了大笔开支。上航的这一做法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多年来,国内航空公司利用飞机制造商所在国的出口信贷通常都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尽管这样可以获得优惠利率,但融资过程比较复杂,在清偿全部债务前飞机的产权不属于航空公司,抵押权也在境外机构手中,最困难的是还需要国内银行提供担保。再加之,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对融资租赁方式下的利息又加征了7%-20%的预提税,这更增加了融资租赁引进飞机的成本。因此,各航空公司都在积极探索一种既能利用出口信贷,又可以改进上述不足的融资方式。
今年2月,上海航空公司开始为下半年引进一架波音767飞机进行融资招标,并着手与银行一起探索全新的融资方式,其中转贷方式成为上航首选的突破口。经过充分论证后,上航的有关人员一致认为:与融资租赁方式相比,转贷方式既保留了利用出口信贷获得较低利率的优点,又能使航空公司直接拥有飞机的产权,同时无需国内银行提供担保,还有可能免征预提税,仅此一项就可以节约开支260多万美元,对于航空公司来说这种方式是十分有利的。尽管这种方式在我国还从未应用于飞机引进,但是上海航空公司从事融资的人员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它的价值,并决定以此作为企业加入WTO前的一次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