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卢湾区公民道德建设走上自觉之路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2141

   
如今,家住卢湾的居民都会来上那么几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公约�埂U飧鲇删用褡孕兄贫ā⒆晕以际�的“章程�拐�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载体,并开始化作居民的自觉行动。
   
据了解,目前,在卢湾区规范居民道德行为的乡规民约道德点评台,覆盖率已达90%以上。
   
近日,记者到合肥路148弄的淮海街道光明居委会采访。据介绍,这里1100多户住老式石库门的居民,已全部在公约上签了名。有了公约制约,人口密集的石库门环境也变得整洁、有序。朱阿姨形象地说,“这文明公约啊,好比一件新衣裳,刚上身时觉着有点‘紧’,但是穿上它以后,人的精神面貌到底不一样了。��
   
小区里有了升旗仪式
   
位于小区中央的旗杆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在蓝天白云间显得格外夺目。
   
小区在职党员凌有根说,每逢“五一�埂�“十一�沟戎卮蠼谇烊眨�桑城小区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这是去年小区居委会在制定居民公约时,根据党员的提议开展的。
   
住在5号的王大妈讲:“以前,这里的居民往往是关了家门自成一体,不要说交往了,交谈都很少。现在,小区里举行升旗仪式,无形中,把居民的心拉近、贴在了一起,一种爱国家、爱社区的情感正成为大家的共同支点。�拐馓跖�堂又清爽了
    光明居委会书记魏佩卿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居住221弄的吴某是太平桥地区的动迁户,搬来后,在自家房门口堆满了橱柜、砖头等杂物,对门的居民也学起了样。
   
居民公约出台后,居委干部及时把公约送到他家,并将公约贴在他家门口。当吴某看到既通俗又贴近生活的居民公约,深受触动。第二天,主动把里弄内堆砌的杂物全部处理掉,原来学样的居民也随之把自己的东西搬进房内。
   
居委调解干部要“下岗��
   
打浦桥街道银杏居委会干部许行飞说,自从居民根据各自小区实际,订立“乡规民约�购螅�居委调解干部真要面临“下岗�沽恕�
   
她告诉记者,“以前,这个小区居民经常为装修房屋,不考虑其他居民休息、建筑垃圾不能及时清理,或者为楼上浇花,楼下下雨等事情,邻里之间闹矛盾、争吵不休。那会儿,居委调解干部每天处理这样的矛盾十几件,真是忙得团团转。��
 
   
现在,同样是这700多户居民,居委干部一个月调解不到一两起纠纷,你说,这调解干部是不是要“下岗�拱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