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走进第三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的科技厅,观众几乎都会被中国科学院飞鸟造型的“科学殿堂”所吸引。“我们的展台做得引人注目,就是为了揭开高科技神秘的面纱,让老百姓和企业了解科技、摆脱看不懂高科技的尴尬。”11月26日在工博会上,中科院代表团的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为参加本届工博会,中国科学院从今年7月就开始积极筹备,带来了160多项涉及生物、通讯、材料、机电的高科技产品。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自动引导车是首次在大型博览会上露面。这种导引车采用激光导航技术精确定位,能够实现汽车的自动装配,还可以从事仓储搬运和建设无人化车间、实现仓储物流自动化管理。
北京汉王科技公司的指纹身份识别系统利用人指纹的唯一性和不可伪造性,将人的指纹录入IC卡,能够大大增强电子支付信用卡的信誉度,解决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推出的汉王电脑笔使课堂笔记电子化成为现实,引得许多人驻足观看。
中关村为本次工博会带来了300多个项目,包括能够实施关节置换手术的机器人和能再利用为饲料的一次性生物降解快餐盒等。
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利用纳米技术研制的自清洁涂料,能够让高层建筑免除清洗的麻烦。外墙刷了这种涂料的建筑,一经雨水冲刷就光洁如新。
记者注意到,本届工博会的科技展台布置得十分人性化―――不仅有详细介绍产品的展板和丰富多采的产品演示、知识问答,更有技术人员的耐心讲解。整个工博会科技馆俨然成了科技知识普及馆。“这届工博会对于参展的产品规定了很高的门槛,不仅要求参展企业技术成果已经产业化,而且要求产品有很强的演示性。我们科研单位就是要借助工博会的舞台,迅速缩短科技和老百姓之间的距离,同时为自己寻找商机。”许多科研单位代表团的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