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航空界人士谈如何应对WTO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2002

   
中国加入WTO的漫漫征途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对发展中的朝阳产业―――中国民航来说,真正的机遇与挑战才刚刚开始。从长远看,“入世”将使中国航空运输服务贸易市场及民航的对外政策更加开放,有利于引入先进的民航管理模式,但同时也将面临国际航空“巨鳄”强有力的竞争。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绍勇认为面对WTO,重点要在转变思想观念、重塑经营理念、培育新的企业文化上下工夫。他认为,东航只有致力于打造一种全新的、认同于WTO规则的企业文化,才能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形成符合时代潮流和发展需要的经营理念,继而推动企业在新的形势下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杜春才说,对于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上海机场有着清醒的认识,其应对的战略和策略是:抓紧建设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抓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紧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并从建设和管理两条战线上进行决战。在建设战线,加快机场建设的步伐,2005年初步确立浦东机场为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的地位,2010年建成枢纽港。在管理战线,上海机场将加大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力度。 
   
有关专家认为,首先应看到,航权开放不在入世承诺条件之列,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入世对我国民航产业的冲击不大;何况,入世以后,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会日趋频繁,客源将会大大增加。但是,“开放天空”是必然趋势,我国今后面临的“放宽航权限制”的压力会不断增加,而国与国之间航权的开放是对等的,你开放多少市场,我也必须开放多少。倘若我国民航企业的实力和规模不尽快赶上“世界水平”,就算欧美国家对我国开放了市场,我们的企业说不定也没有能力去“飞”。
   
从长远看,“入世”将使中国航空运输服务贸易市场及民航的对外政策更加开放,中国“入世”利远远大于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