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着手落实"高档垃圾"回收网络
市商委主任蔡鸿生――回收网络将覆盖社区
市商委主任蔡鸿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最近,市商委已会同有关方面,着手落实对废旧物品回收网络的健全和规范。
他说,本市回收旧货包括旧家电的渠道实际是存在的,问题在于网点不多、网络不全,而且大都为走街穿巷的外来人员所担当,管理比较混乱。对此市有关部门已引起高度重视,要求改变目前散兵游勇的无序状态。今后,将对原有网络进行整编和提升,新的网络覆盖社区和居民点,方便居民就近处置废旧物;除对原有队伍进行改造外,计划新增“4050”人员;管理将尽量纳入社区和物业管理领域,并实行市场化运作。
蔡鸿生还透露,除了尽量在居民区多布网点外,政府有关部门将合理规划小集中点(废旧物临时集中地)和分拣场(再生资源的中间环节),并加强管理,改变这类场所原有的脏、乱、差和经营人员混杂的状况,使整个废旧物回收利用的过程,都能逐步与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地位相吻合。
市废弃物管理处处长丁灵童―――科学利用“废”变“宝”
记者就该问题请教了市废弃物管理处处长丁灵童。他说,近年来,不少家庭的家用电器频繁升级换代,本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确实猛增了一块新的内容,即淘汰的冰箱、洗衣机、音响、电脑等物的处理。这类物品若处理不当,污染尤为严重;处理得当,利用价值也很高。
据介绍,上海推行垃圾分类管理几年来效果明显,如废弃矿泉水、可乐等瓶罐基本得到回收;一次性发泡塑料的回收利用率达到60%以上;明年泔脚料的处理可望有重大突破,届时餐厨垃圾都将变“废”为“宝”,成为肥料或饲料。废旧家电的处理也已提上议事日程,市有关部门正在对此作调查分析,并制定相应规定。
今后对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原则应该是:谁生产,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这是针对生产、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而言。那么,居民家中多余的废旧家电如何处置?丁灵童说,不要随意丢弃,暂请再搁一搁,不久将有合理的处置办法出台。
市经委环保总工程师赵国通―――市民也需要更新观念
市民处置已经过时的家电,也需要观念的更新。这是市政府参事、市经委环保总工程师赵国通强调的。
赵国通说,通常大家把准备丢弃的废旧家电等,统称为垃圾,甚至一丢了之。实际上,许多可回收利用的旧家电等物品应该叫旧货,是可再生资源,只有完全不能使用的,才叫废品或称作垃圾。
随着时代进步,家电不断更新是正常的,但大家还要有个观念,即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需要爱护。今后,可以把废旧家电送到社区的回收站点,社区站点也可记录在案,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赵国通介绍,废旧物品有钢铁、有色金属、玻璃、橡塑、纸张五大类,要尽量修旧利废。比如说,公务员的办公用纸、学生课本都可用再生纸;经过修理仍可使用的旧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可以通过两手货市场调剂或通过社区赠送的办法,给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或贫困地区的家庭使用。
赵国通还建议市民多一点环保消费意识。他说,美好生活环境的创造,除了政府投入外,还需市民的投入。今后,应把环保支出视同吃穿住行一样,列入每月生活开支,比如丢弃废品也上缴一定的费用。这也是一种观念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