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金融先行、锐意创新”。经过11年的积累和发展,浦东金融业的规模和实力迅速扩大,金融集聚和辐射效应显著增强,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不断强化,基本形成了辐射周边省市、服务全国各地、对接国际市场的金融发展格局,金融业已成为浦东国民经济强有力的助推器。
目前,浦东已聚集了115家中外金融机构,从业人员2.3万人。其中,外资金融机构59家(银行49家、保险公司10家)。浦东外资银行的总资产、存贷款规模占全国外资银行总额的一半以上。25家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超过350亿元,占中国内地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总量的八成以上。24家外资银行先后将其设在浦东的上海分行升格为“主报告行”,其中汇丰、花旗、渣打、华侨将中国区总部设在浦东。外资银行外汇贷款客户已遍及南至深圳、珠海,北到长春、青岛的中国广大地区,人民币业务也走出上海,拓展到长江经济带。
金融业在浦东GDP中的比重已达16.4%,成长为浦东的支柱产业。今年9月末,浦东中资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288亿元和1070亿元,当年新增存贷款241亿元和179亿元,占全市中资银行存贷款增量的19%和24%。随着中外金融机构纷纷入驻,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人气越来越来旺,30多幢金融楼宇的租售率已攀升至90%左右,一个高学历、高收入的“金融白领”群体也初步形成。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将进一步拓展其在华业务范围。汇丰、花旗等银行表示,将在3年内新增1000多就业机会。
国家财政部决定从今年起,对中资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分三年从8%降低到5%。这使中外金融企业在税收上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营造更加宽松的经营环境,提升中资金融机构的综合竞争力。今年以来,浦东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快速增长。1-8月份实现保费收入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九成;毛利润近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多。随着养老、医疗、住房和教育改革措施的全面推进,居民对保险的需求将不断扩大。
证券市场筹资功能继续增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截止今年8月底,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共有635家,比上年末增加63家;上市总股本达3085亿股,比上年末增长52%;市价总值2971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一成多,市值规模在全球交易所中名列第16位,在亚太区排名第5位。随着上交所主板市场的逐步形成,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此上市,从而进一步带动浦东经济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