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匡迪: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立一个透明的、可预见的、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既是入世后遵循国际规则的需要,也是增强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日前,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就入世对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提出的要求、上海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改革的步骤等话题,接受了解放日报记者的独家书面采访。
记者:我国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哪些束缚之处?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徐匡迪:行政审批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行政管理方式,但它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只是一种辅助方式,其使用范围有限而且针对性很强。我国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管理起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与现今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已严重妨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1、审批事项的设置权限不明,使得行政审批事项的设定超出了合理范围。由于《行政许可法》尚未出台,使我国目前尚无相关法律,对行政审批设置的范围、权限、程序进行界定,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都可以以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文件自行设置行政审批项目,带有随意性。致使许多不必要的、重复的、不透明的和繁琐的审批大量存在,政府管了相当多的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
2、审批环节过多,审批时间过长,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一方面是政府部门之间重复审批,另一方面部门内部的重复审批现象也很严重。由于审批环节多,许多事项又没有规定审批时限,出现了不少项目多头审批,“马拉松”审批的现象,导致了企业经营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增加。
3、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比较普遍。许多部门往往只注重审批权力的运用,有的甚至将审批作为谋取部门利益的一种手段。同时,审批部门往往一批了事,对审批后的执行情况缺乏必要的后续监督。由于责任不明晰,一旦出现问题又很难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4、审批权力过度集中且缺乏监督,成为滋生腐败和各种不正之风的源泉。由于不少审批事项的审批条件不明确,审批程序不规范,给审批者留下了很大的自由裁量余地。审批者往往只是根据经验、习惯、感觉甚至关系来决定是否批准,“暗箱”操作时有发生,有些腐败现象由此滋生,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记者:加入WTO,对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徐匡迪:WTO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WTO后必须与世贸组织规则相适应,遵循国际规则、融入国际法制、接受国际检阅。
“入世”所带来的最大挑战,是针对政府法规和政府运作的体制性、制度性的挑战。它要求我们的政府行政必须依据WTO法律体系,自觉地贯彻实施依法行政原则、法制统一原则、行政公开公正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对参与本地经济活动的所有企业和法人必须一视同仁,实行平等竞争。同时,政府的行政过程及政策措施必须符合透明度可预见性的要求,传统的习惯凡事依“红头文件”的思想应当改变。WTO规则要求政府实施的行政措施必须对外公布,而且在实施与公布之间要有一段时间间隔,不能一公布就施行。
记者:上海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对增强上海的综合竞争力将会带来什么好处?
徐匡迪:上海此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就是要通过改革,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符合国际惯例的行政管理制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效果如何,不仅要看减少了多少行政审批项目,更重要的是要看是否通过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实现了制度的创新。一是取消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的审批事项,促进市场机制的发育;二是建立规范、透明的审批运作机制,确保行政审批依据充分、程序规范、环节减少、内容透明、责任落实、监督到位;三是严格依法行政,设立和调整审批事项必须按法定程序报批,否则为非法。我们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在政策法律、管理制度、思想观念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环境。如果有一天,一个合法行事、守法经营者在上海从事经济活动,感觉不到政府部门的存在,非法行事、违法经营者又感到政府无所不在,这对提高上海的综合竞争力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记者:上海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步骤怎样?目前处于哪一阶段,已经取得什么成就?下一阶段的重点是什么?
徐匡迪: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上海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调查摸底,第二阶段是清理改革,第三阶段是建章立制。目前处于第二阶段,已公布了第一批取消和不再审批的行政审批事项,在浦东新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外高桥保税区进行了企业设立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年底前,争取公布第二批审批事项的改革方案,重点在房地产建设程序、资质资格类审批、年检等方面进行改革试点。同时,依法修改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定后续监管措施,建立规范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记者:首批削减521项行政审批事项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先选择这521项“开刀”?
徐匡迪:市委、市政府当初确立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时,就已经意识到这项改革的艰巨性与复杂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个权力结构和利益格局的调整过程,必然会面临多方面的阻力与挑战。行政审批制度与其他各项改革密切结合起来,是个上下联动的过程,需要整体推进。因此,这项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次公布取消和不再审批的521项行政审批事项,主要是地方设立的审批事项,这只是改革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我们希望能够边改革边实践,从而不断发现问题,巩固改革成果,把改革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