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商业对外开放领先全国,并经过与外企在本土的几年磨合,已经悄然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平台。”上海市商委外经处处长胡坚对眼下的上海商业作如此评价。
如今,在被称为国内“购物天堂”的上海,国际上的主要零售企业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荷兰的万客隆及阿霍德等都在早些时候纷纷进入上海市场。
专家指出,入关后国内零售业受冲击最大的将是大卖场。根据国际经验,人均收入在三千五百至四千美元之间,是大卖场、便利店发展的最佳时期,上海目前就处于这样的时期。近几年,上海的联华、吉买盛、农工商发扬善于吸纳他人长处的特点,积极发展先进业态连锁超市,取得了不俗的佳绩,本地企业好美家更在全市大型专业店中独占鳌头。
上海市商委主任蔡鸿生表示,九年的开放已经证明外资带来的冲击是暂时的,而内资在这个缓冲过程中,学到了技术、管理,积累了经验、教训。入关后,行政审批会减少,内外资将在同一起跑线上角逐。因此,要运用国际规则,让企业学会介入国际先进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