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目前,上海市食品卫生处于领先水平,极大部分食品的合格率在90%以上,食品的总体合格率为82.35%,食品中毒发生率为6.65/10万。其中,超市、卖场食品质量优于集市,定型包装食品质量优于散装食品。存在不安全隐患的有滥用农药、兽药、添加剂;人为的操作污染;生产加工环境较差,食品检验验收制度不落实;地下无证加工情况仍然存在。”
这是从由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与市消费者协会,11月12日下午在国际会议中心长江厅联合召开的“食品安全与消费”研讨会上传出的信息。市人大、市政协及市农委、卫生、工商、技监、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相关部门和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与消费者代表参加了会议。
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赵皎黎在讲话中指出,1998年10月至今,市消协接到食品类投诉2211件,而今年前10个月就有1128件,占到总数的50%。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有关专家对当前国内外食品安全卫生的热点问题及管理对策进行了探讨。他们指出,食品卫生不仅涉及到消费者的健康,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威望。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疯牛病、二恶英等重大食品卫生事件,使公众对食品卫生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评估面临的食品卫生问题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已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
食品卫生专家还介绍了食品安全消费的几种方法:慎用选择未经加热等安全处理的食品,如各种生食食品;选择离加工日期或时间较近的食物;制备直接入口食物应避免各种微生物污染,如生熟交叉污染;不食用或少用可能含较多食品添加剂的食品;选择的主食应不含有添加剂,如粮食不应染色;蔬菜(尤其叶菜)食用前应充分浸泡,去除残留农药;到正规商场购买品牌产品。会上有关职能部门也从各方面围绕“食品安全与消费”这一主题进行交流。
会上,消费者代表提出诸如“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什么措施让百姓吃上‘放心肉’?如何保证市场上销售牛奶的质量,病牛的奶会混在里面吗?蔬菜、瓜果都要使用农药,如何才能避免农药对人体危害?”等当前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作了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