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APEC会议期间,嘉宾云集的上海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上海“白天是花城、夜晚是灯海”的美丽形象,也赢得了各国嘉宾的赞赏。而这一切的背后,凝聚着上海市容环卫工作者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
抢修,在百米高空的狂风中
APEC会议期间,全市的景观灯光从10月14日至22日连续开放9天。从未有过的超长时间亮灯,给灯光维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从16日晚开始,受“海燕”台风及冷空气南下的影响,上海又刮起了6-7级大风。
17日晚7时,大型动态灯光“亚太腾飞”正在表演。突然,正在值班的上海市景观灯光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监控器上发现,欢腾的“空中芭蕾”少了两名“演员”―――原来是安装在某大厦楼顶的5只探照灯中有两只突然“熄了火”。故障就是命令,抢险队6分钟后赶到这座33层高的楼顶。地面正刮着7级阵风,在离地百米的楼顶,风就更大了―――而灯,却装在楼顶的边缘。3名队员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投入了抢修。短短的10分钟后,绚丽的光柱重新闪烁在浦江上空。这时,他们才发现,在呼啸的狂风中,那根系在护栏上的保险绳似乎显得更细了。
水葫芦,一个都不能跑
秋风乍起,正是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大量死亡并顺水而下的时候。位处下游的苏州河、黄浦江市区段也就成了“重灾区”。但在APEC会议期间,市民看到的,却始终是清波荡漾、干干净净的水面。有市民开玩笑说:“水葫芦挺识相,知道在开APEC,也不捣乱了。”
其实,轻松的玩笑背后,是极其艰巨的打捞任务。从10月11日开始,在苏州河西港口,每天都在进行着一场“歼灭战”:市容环卫部门的12艘打捞船、30多名打捞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地打捞着上游漂浮下来的水葫芦等各种水生植物。工人们手上磨出了血泡,挑破了接着干;打捞工具坏了,修理就在现场进行;天黑看不见了,拉上电灯还在捞……据统计,从10月11日到19日,工人们共打捞水葫芦455吨,平均每人每天要捞起1.5吨的水草。面对如此辛苦,环卫工人只有一句话:“力争不让一个水葫芦跑进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