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新世纪初落成的松江大学园区,处处洋溢现代化的气息,这里不仅硬件设施水准高,而且在投资建设和后勤管理上,更加让人耳目一新。上海高校近年来锐意进取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在这片土地上又创造了新面貌。
“政府搭舞台,社会唱好戏”,这是松江大学城建设的一大特色。园区改变了过去由政府投资包办学校的做法,探索了一条利用社会力量、发掘社会资源建设校园设施的新途径。据了解,大学园区的4600亩校区建设用地,全部由松江区提供。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外贸学院、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的校舍,分别由东方明珠公司、上海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等投资建设,校舍的建设资金和银行贷款由学校逐年归还。据悉,整个园区的建设总投资达20多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顺利完工。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主要依靠社会化的手段,建成20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初步形成了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大学园区,充分显示出改革创新的潜力。
松江大学园区的基建管理,由上海教育基建管理中心承担,这也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搞基建的模式。中心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招标以及各方协调、投资控制等工作,同时全面承担了立信高专校区的基建管理工作,并实行了“交钥匙”工程,即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和投资预算,做好各项基建管理工作,确保质量和投资控制,直至工程完工,把钥匙交给学校。此举大大减轻了学校的管理负担,节省了资金。
如何让学子们吃好、住好,保证充沛的精力步入课堂?松江大学园区全面推进后勤社会化,校长们从过去兼管“吃喝拉撒”中解放出来。各校区的学生餐饮服务,通过面向社会企业公开招标。外贸学院在同一幢餐厅楼里,引进兰生大酒店和生乐连锁餐饮公司负责学生餐饮,形成了规范竞争的格局;上外学生食堂引入松江红楼集团管理,每餐的菜肴品种多,而且价格合理,热情的服务深受学生欢迎。由教育发展公司投资建造和管理的学生公寓,按照4人一间,每人10平方米的标准建造。新的学生公寓为三室一厅的结构,配备了各项生活设施,有热水器、饮水机、电话和电脑插口等。上海高校后勤发展中心负责公共后勤服务项目统一招标和管理,牵涉到公交、邮电、银行、保洁、绿化养护和商业配套设施。中心员工冒着酷暑,奔走在市内各单位,分别与大众汽车公司、松江区邮电局、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教育超市公司等签约,引进这些社会行业提供优质服务,方便了学生的生活。
松江大学城,已成为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新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