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外环隧道建设浦江底完成世界级对接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2236

   
位于黄浦江两岸吴淞和三岔港之间的上海外环隧道建设工地,10月11日晨5时开始再次成为媒体的焦点――总面积相当于半个足球场大小的沉管隧道第二段管节,从浦东一侧拖至黄浦江中心开始沉放,并将与今年8月25日沉放成功的第一段管节对接。这是上海江底隧道建设史上第一个世界级“高难度动作”。

   
10月11日清晨5时整,在指挥中心的严密监控下,长108米、宽43米、高9.55米、自重达4.5万吨的第二段管节,乘着黄浦江清晨的低平潮,在绞车的牵引下,从浦东一侧的制作干坞内缓缓而出,到达黄浦江上预定地点,“潜入”江底,开始紧张的沉放和对接施工。
   
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外环隧道是当今规模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沉管隧道,仅次于宽度达49.04米、管节内设4孔8条机动车道的荷兰德雷赫德隧道。上海外环隧道东起浦东三岔港,西至浦西吴淞公园附近,是上海城市外环线北部的重要过江交通枢纽,也是上海城市外环线的最后一个重要节点。隧道全长2880米,其中沉管段长736米,共分7节,每节宽43米,高9.55米,长度从100米至108米不等,管节内设3孔8条机动车道,设计车速每小时80公里。
   
据了解,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和过江交通量的迅速攀升,为与外环线8车道的通行量相匹配,过江隧道建设采用原有的“盾构掘进法”施工已不适应。为此,外环隧道建设在上海隧道建设史上首次采用了“沉管法”施工。这一施工方法与上海黄浦江底已有的采用“盾构掘进法”施工的隧道不同,它是在岸上的干坞内先预制管节,再将管节沉放到江中开挖好的基槽内,最终将水中的管节连接成一体,成为一整条过江隧道。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条这样的沉管隧道。
   
浦东一侧的两段管节到10月11日为止全部沉放完毕,以后的5段管节沉放将逐一从浦西一侧开始沉放,最终在江中完成最后连接段施工。目前,上海外环隧道的7段管节制作已全部完成,浦东、浦西两侧的江底暗埋设施工也已近尾声。预计第三段管节将于今年11月沉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