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同志在2001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大会上的讲话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2645

尊敬的陈锦华会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企业家,朋友们:
  2001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在上海隆重召开,请允许我代表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参加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地欢迎!向获得第七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企业,表示衷心地祝贺!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企业家是企业组织者、领导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一个企业能否搞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领导。由于经营管理的素质好坏,在改革的实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家,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倡导的企业家活动日,已经在全国连续举办了七届。这是一个富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命题。
  跨入新的世纪,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这对企业家肩负的责任和企业家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家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作为企业家还必须了解当代国际贸易、投资,以及政策措施的急剧变化,熟悉国际惯例、新的投融资方式及相关的国际法律,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要有企业家的战略眼光、改革意识、创新思维,善于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科学的决策,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确保我们的现在化事业不断兴旺发展。
  近年来,为造就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家队伍,上海在市委领导下努力营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加快建立有利于企业家队伍形成和成长机制的探索:
  第一,建立一套对企业干部分类、分层次管理的高效机制。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从1998年开始,市委组织部门本着管少、管精、管好、管活的要求,对市管企业分类分层管理,取消了企业和企业干部的行政级别。市委主要管经过市国资委授权经营的控股集团公司和大型企业。同时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在建立现代企业的过程中,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党组织领导体制,也就是党委成员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进入法人治理结构的领导层,而法人治理结构中的领导人,是党员的也可以按党章规定进入党委班子。
  第二,建立一套企业家队伍的形成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改进企业经营者的选拔方式,把组织配制和市场配制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现代管理知识和能力培训,另一方面加快企业家人才市场的建设,为企业经营者的择优录用、竞争上岗创造外部环境。我们在1995年和1997年分别成立了上海厂长经理人才公司、上海经营者人才公司,以及企业经营者资源评估中心,为各类企业和经营者双向选择提供中介服务。目前,这些中介机构已经储备了各类企业经营者人才信息四万多条,累计接受了两千家企业的委托招聘,推荐和应聘的成功率达到60%,全市有两千一百家企业实行了经营者的竞争上岗。
  第三,建立一套企业家队伍的制衡机制。实行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既重视精神鼓励,大力宣传表彰优秀经营者,又积极探索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包括实行年薪制风险抵押经营办法、经营者群体持股,技术知识产权等要素参与分配、期股期权激励等等,同时还建立了一套企业经营者的约束机制,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有监事会、财务总监、审计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规范企业经营者的管理行为。
  此外,上海在加快培育职业化、市场化企业家队伍的同时,还欢迎国内外的企业家来上海施展抱负。近年来,上海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服务全国、扩大对内开放及参与西部大开发、促进高科技成果转化等地方政策,加快建设各类要素市场,致力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节。到2000年底,全国各地在沪企业达到一万五千家,比90年代初增加了10倍,其中注册资金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有70家,他们的到来有利地支持了上海的经济建设和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各位企业家,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新世纪,上海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进一步学习全国各地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扩大与兄弟省市的合作和交流。上海是一个充满商机和有发展活力的城市,但我们也希望把上海建成一个遵守市场规则、充满敬业精神的城市。因此,我们希望企业家能够钟情于上海。上海目前还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够,但是我们正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们有志于使上海成为企业家的乐园。最后,我再次诚挚的祝贺这次企业家活动日在上海举办,祝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在上海过得愉快,并且希望对上海的工作留下宝贵的意见和你们丰富的经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