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构建海洋生态文明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29

福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一直十分重视各类海洋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近年来,福建省陆续在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以及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等区域选划海洋自然保护区。目前,福建全省已建立15个海洋自然保护区(其中,2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级海洋公园和27个海岛特别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有中华白海豚、造礁石珊瑚、文昌鱼、大黄鱼、海蚌、厚壳贻贝、仙女蛤等10多种珍稀濒危经济物种,为维护海洋生态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发挥积极作用。

今年12月12日至2017年1月8日,国家海洋局评选中国10个“最美国家级海洋保护区”,仅福建就有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湾国家级海洋公园等9家国家级海洋保护区入围此次评选活动。福建这一片平静的蓝色海域再次展现出东海明珠的耀眼光芒。

科学管理坚守海洋生态保护防线

海洋生态破坏、污染、损害容易,想要恢复则很难,通常需要几十、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和福建海洋研究所编制完成了福建全省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目前,划定成果已经国家海洋局审查通过,福建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也原则通过了《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与此同时,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正积极组织编制《福建省“十三五”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出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

目标考核丈量海洋管理责任担当

今年初以来,为全面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深入推进福建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编制并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福建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内容和重点,落实目标以及责任单位。从近年来对各沿海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落实年度海洋环保目标责任的考核情况看,沿海各地均较好完成了年度海洋环保责任目标。2016年开始,福建省还将海洋环保责任考核纳入福建全省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中,进一步推动海洋环保责任目标考核的落实。

增殖放流纵横合力共维生态秩序

增殖放流与伏季休渔是恢复渔业资源的有效措施。通过6月6日八闽“放鱼日”,建设闽江增殖放流公益平台,常态化地进行增殖放流活动,引导社会民众科学规范放流。到今年11月底,福建省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放流水生生物30余种,共计放流37.4亿尾,促进了福建放流水域渔业种群资源恢复,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推进了濒危物种保护。为了让海洋得到休养生息,福建省连续18年严格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今年福建省休渔渔船约2.25万艘,占福建全省捕捞渔船的80%以上。此外,近年来,福建省全级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伍持续推进代号“蓝剑”海上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规使用捕捞渔具行动,维护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

今年,福建省编制完成《福建省滨海沙滩资源保护规划》(2016-2025)。对福建全省143处沙滩进行航拍,重点选择东山乌礁湾、厦门长尾礁至五通等5处编制沙滩修复方案。组织发动民间净滩行动28场,近2000人次参与净滩行动。与地方海洋保护组织联合建立了石狮天天净滩模式、厦门亲子净滩模式、平潭军民共建模式、惠安净滩生态工作假期模式等常态化、可复制推广的净滩机制。推动海岸公园评选活动,利用航拍成果,全面梳理福建全省滨海沙滩情况,评选出福建省首批30个海岸公园。去年年底,省海洋与渔业厅和台湾海洋及水下技术协会,金门县代表成立“海峡两岸6城市海漂垃圾治理联席会议”,共同治理海峡两岸海漂垃圾。为了建立海漂垃圾整治长效机制,省海洋与渔业厅制定了《福建省近岸海域海漂垃圾治理工作方案》,目前已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事实上,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下,福建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大宗物种资源呈明显恢复趋势。

实时监控构建蓝色海洋生态屏障

作为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省海洋与渔业厅还在海洋环境监测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福建全省建成15个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在近岸海域共布设1377个站位,开展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和生态监测。在14个主要海湾、11个主要江河入海口和70个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开展环境趋势性监测。加强对15个海洋保护区、11个海水浴场、4个赤潮监控区和6个养殖区等重点功能区的生态监控。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近岸海域海水质量实现持续改善,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海域面积比例从2011年的61.6%提高到2015年的66.1%,劣四类海水水质海域面积比例从2011年的19.1%降低到2015年的7.5%。福建省13个主要海湾的劣四类海水水质面积由2011年的41.0%降低到2015年的28.9%;其中,兴化湾、泉州湾和东山湾海域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十二五”末劣四类海水水质面积比“十二五”初减少70%以上。

资源养护守护这片碧海银滩

目前,福建全省已制定并颁布实施养殖规划23个,其中重点水域养殖规划5个,县级养殖规划18个。科学规划水产养殖布局和规模,指导宁德、福州、漳州等地开展网箱整治工作。重点对福州市罗源湾开展海水养殖网箱退出工作,罗源县应退出养殖网箱13.4万箱,目前已退出10.1万箱,已完成75.4%;连江县应退出养殖网箱1.58万箱,目前已退出1.30万箱,已完成82.3%。2016年福建省还将“促进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事业,科学有序常态化发展”列为人大建议,将每年的6月6日“放鱼日”常态化。

从生态学角度,全力打造海域生态的和谐稳定,是一项浩大且艰巨的历史工程,考验着海上耕耘者的睿智和决心。从2014年起,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就以海洋文化为依托,着力丰富生态文明内涵,利用举办“‘6·8’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系列活动”“海洋杯”国际自行车公开赛等宣传海洋环保理念,通过开展“公众开放日”、海洋“净滩”志愿活动让公众提升环境保护意识。今天,在争创“国家级海洋保护区”活动中,福建将再次扬帆启航,上下一心把福建最美的海滩评选出来,展示在全国人民面前。未来,福建全省各级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将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海洋生态环保事业作为责任担当融入管理者的血液,路漫漫其修远兮,海洋生态环保事业永不停息! (李文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