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华夏学子看海西”社会实践汇报会在福州举行。社会实践博士团就近一周时间的社会调研情况作专题汇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国忠出席并讲话。
此次活动由团省委、省学联举办,组织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和台湾高校博士生,以及闽籍海外留学生、省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学员等42名学生代表,组成3支社会实践博士团,深入全省各地,重点围绕两岸旅游产业对接、海西新农村建设、海西中小企业融资、青年创业等课题开展研究性社会实践活动。
据悉,团省委将把3份调研报告转交给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单位,供决策参考。
“闽台旅游,要打包规划、宣传”
“福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两岸旅游产业对接”是台湾博士团的调研课题。“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与台湾人的口味非常相近;饭店设施较好,景点多元化且路网发达,都是福建旅游的优势。”台湾博士团团长、台湾政治大学的彭立忠说,福建消费低廉,可极大吸引台湾观光客。
彭立忠说,在景区双语导览标志设置、服务品质、科学化管理及城市公共交通方面,福建都还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他建议,可设计统一的海西旅游宣传口号,对于那些历史文化底蕴深的景区,应该考虑降低票价,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观。
“闽台旅游要打包规划、宣传。”在两岸旅游产业对接上,彭立忠建议两岸旅游主管部门打造“海峡旅游”概念,闽台一起做规划,设计闽台联游方案,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
海外学子希望回乡效力
“放眼全中国,福建区别其他省份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台湾海峡,海峡西岸是一张最大的名片。”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留学生游绍营在发言中这样开场白。
他是此行唯一一位留学生,参加此次调研,中间还有段小故事。
游绍营是福鼎人。今年5月,他从网络了解到我省举办首届海峡论坛的情况,“我认识到福建在对台方面独特的优势”,花了几天时间认真准备,他给省委书记卢展工写了一封越洋信,表达自己对闽台发展的一点浅薄之见。“那封信是平邮寄出的,对于卢书记能不能收到,心里也没有谱!”几天后,受卢展工书记的委托,省台办相关负责人通过邮件给游绍营回了信,向他介绍了海峡论坛的情况及基本省情,并勉励他努力学习。此次,团省委特意邀请他回到家乡来,亲自看一看。游绍营说,此次回来,希望能留在家乡工作,为海西尽自己绵薄之力。(记者 练仁福 见习记者 郝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