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均为资料图)
有人找上外商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有人拟建国内最大产业园区。在这个即将弥合的“曾被称为沿海黄金断裂断带”环三都澳区域,沿海制造业又出新亮点。
2008年6月,福建三都澳环宇游艇有限公司的游艇“环宇壹号”入驻三都澳迎宾馆。这艘长12米、宽3.5米、高3米的休闲游艇,造型简洁、内部却别有洞天,游艇上除了驾驶室,还设有客厅、厨房、卧室等,装修豪华,因此刚刚入驻三都澳便引起关注。
环宇游艇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春清说,这是进驻宁德的第一艘游艇。而这也仅仅是宁德发展游艇产业发出的一颗信号弹,随着环三经济开发升温,分食游艇业的商业竞赛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首批帆船明年4月出厂
优诺游艇设备有限公司位于东侨开发区廉坑工业园区内。这家专业生产游艇和帆船的企业成立于2006年底,在去年的“6·18”投洽会上,优诺与法国公司TE CHNICARBONE达成了合作意向,为其提供帆船。
优诺公司的总经理刘建平说,法国的帆船技术可称得上世界一流,他们的碳纤维技术(主要用于桅杆制造)尤其令人称道。这次合作,法国公司将提供设备、原材料和技术上的支持,并对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优诺将因此得以引入世界先进水平的制造工艺,并从中获益。
据介绍,占地30多亩的新厂房将于今年10月竣工,预计年底可以投入试生产,第一批帆船将于明年4月出厂。刘建平说,TE CHNICARBONE每年的订单达200艘,以每艘帆船110万元的价格计算,年产值可逾2亿元。
刘建平也是科林泵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成立于2005年4月的科林泵业是我市第一家游艇配件制造企业。刘建平说,正是由于有游艇配件生产的经验,他们在转型从事游艇整船生产时也更为轻车熟路,事实上,这次首先吸引法国合作方的正是他们在投洽会上展出的游艇配件。
刘建平介绍说,由于游艇生产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审批,可能会稍迟于明年开始生产。他们会先从此次帆船合作起步,追求技术和品牌的成熟;而将来的游艇生产则可能以中档产品为主,价值在80万至300万元之间不等。他说,目前他们已经从美国购入一艘价值40万元的休闲快艇,下个月另一艘价值260万元的游艇也将抵达,这些游艇将成为他们的技术样本,为生产提供参照。
拟建国内最大游艇产业园
优诺并不是唯一一个跃跃欲试的企业,另一家游艇企业也在2008年成立,它收购了福州蓝芝湾游艇有限公司,并着手打造蕉城区游艇产业园区。这家企业就是福建三都澳环宇游艇有限公司。
黄春清是三都澳环宇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介绍说,原来蓝芝湾的生产基地在罗源的工业园区,发展受到土地的制约,因此现在拟建的这个产业园区将设在蕉城区内一处浅滩,占地约1500亩,投入将达到10多亿元。
规划中的产业园将分为制造园区、游艇停泊区和房地产区域,园内不仅有研发、生产基地,还提供驾驶培训、售后维修等服务。“客户买了游艇之后,可以参加我们的游艇俱乐部,有空过来玩游艇,玩好了我们可以负责保养、维修……总之,我们提供‘一条龙’服务,不用客户操心。”黄春清说,“所以,建成后这不仅是全国最大的游艇产业园,也是功能最齐全的。”
黄春清说,产业园会引入五、六家世界顶级游艇制造商,以生产千万元以上的豪华游艇为主,目前已经与几家厂商达成了合作意向。正式开放之后,还会定期开办世界游艇展会,展出世界各地的游艇,也为客企交易搭建一个平台。
据了解,目前产业园区已经被列为蕉城区“重点预备项目”,并通过了市发改委、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等有关部门的初步批复,前期工作进入实质阶段。黄春清说,一旦完成审批,园区就可以投入建设。
但是,游艇产业园区仅仅是黄春清打造游艇产业的一个环节。他说,他正在积极地准备收购省内外的两家外资控股的游艇企业,如果并购成功,这些企业的游艇都将以“环宇”的品牌推向市场,从而成为其构建品牌体系的重要步骤。
漂浮在海上的巨大商机
两个企业不约而同地在这个时点选择“试水”游艇业,是源于他们对游艇业的看好。
游艇被认为是继汽车消费之后又一令人向往的时尚消费品。周末驾驶自己的游艇举家出游,或邀请客人到自己的游艇上度假,已经成为最时髦、最体面的商务与社交活动。并且,现代的游艇消费具有多样性,它适合各个阶层的消费者,有上亿元的豪华游艇,也有几十万元的休闲游艇。“就好像汽车一样,有劳斯莱斯,也有普通的汽车,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游艇。”一位业内人士说。
而游艇业也被称为“漂浮在海上的巨大商机”。游艇是一个高附加值的制造行业。在列为时尚消费娱乐的三个项目———游艇、F1赛车和高尔夫球当中,游艇最为昂贵。黄春清说,比较普通的轮船,一艘游艇的利润高30%以上。集餐饮、娱乐、商务、船只停泊、维修保养、驾驶训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游艇俱乐部逐渐趋于大众化和商业化,更是为业主带来无穷的商机。
据统计,发达国家平均每171人拥有一条游艇,而我国平均每130万人才拥有一条游艇。这当然预示着我国潜在的巨大市场。黄春清说,现在国内游艇消费已经初具雏形,大连、青岛、厦门、深圳等城市都建立了游艇俱乐部,大连等地还从国外进口上千万元的豪华游艇。
刘建平和黄春清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看好游艇业未来的发展,预计市场成熟大概只需要3至5年的时间。黄春清说,温福铁路开通之后,宁德进一步融入沿海经济圈,从上海、杭州、江西到厦门、泉州、漳州,乃至台湾,都可能成为“宁德制造”的市场,现在需要跟上的是游艇的生产和供应。
刘建平说,即使在宁德市内,也存在着对游艇的消费需求。他说,今年的“6·18”结束之后,许多宁德的企业家就对他的游艇表示了强烈的兴趣,口头的订单就有十几张。随着环三经济发展,这个市场还会继续膨胀。
天然良港应深度挖掘
事实上,中国的游艇业已经吹响了“集结号”。深圳将游艇制造业列为该市优先发展的行业之一;珠海已确定游艇工业为该市特色产业;杭州市将游艇及相关产业作为该市鼓励和促进的产业发展重要方向;三亚市“十一五”规划提出把三亚建成世界一流的“游艇基地”。
在沿海发达城市已经纷纷抢滩登陆游艇业的时候,拥有天然良港三都澳的宁德企业也不想落后。刘建平说,之所以想要转型做游艇成船,就是看中了环三都澳区域的优良岸线和港口资源。三都澳、三沙湾,都是建设游艇码头的上佳选择;烽火岛、俞山岛,可以发展游艇俱乐部。
这不仅仅是刘建平的想法。7月26日,中国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翟墨应黄春清之邀来到宁德考察。他乘坐一艘游船在三沙湾海域游览考察,一边观察地形、水文、风向等条件,一边听接待人员的介绍。考察结束后,凭借丰富的航海经验,翟墨判断:“三都澳是世界级的天然良港,适合发展游艇、帆船产业。”
据翟墨介绍,要发展游艇、帆船项目,地理条件是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关键在于是否有适合游艇、帆船停泊的港口。他说,有的大帆船吃水达到15米,这相当于万吨巨轮的吃水深度,而三都澳拥有世界级深水良港,港内风平浪静,发展游艇、帆船项目的地理条件绝佳。他还举例说,海南有良好的风向条件,可是没有深水港,这就制约了海南游艇、帆船项目的发展。他认为,宁德有这么好的港口、岛屿,让游客来玩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坐坐船,吃吃海鲜,而是要让人家来玩游艇、帆船这些水上运动。
翟墨的观点印证了黄春清的判断,这个在加拿大玩游艇、销售游艇的企业家走过许多国家,看过许多港湾,但是给予三都澳最高的评价。“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然良港,不开发利用太可惜了。”黄春清说。
市港务局副局长潘孝进也说,发展游艇业是利用环三地理资源的新思路。他说,目前我市对水域资源的开发仍然停留在水产养殖等产业,附加值较低,也容易造成水域的负载过重,而游艇产业的污染较小,产值却很高,充分挖掘了浅海岸线的利用价值。
先进制造业的一个突破
对于已经拥有良好的造船业基础的宁德,游艇业发展是一个延伸,却填补了一项空白。“这是我市先进制造业的一个突破。”潘孝进说。游艇的工艺复杂是众所周知的秘密,每艘游艇都需要根据订单量身定做,充满个性色彩,而制造中运用的碳纤维、玻璃钢等都需要专业技术,对于提升产业层次有重要意义。
刘建平说,此前他最仰慕的是法国的碳纤维技术。用于制造桅杆的碳纤维凝固的最佳温度在20至38摄氏度,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的闽东,从3月至11月都可以开工生产,这也是法国公司青睐宁德的原因之一。这次合作,法国对优诺的员工进行专门培训,优诺也从上海等地引进工程师,召开座谈会交流,技术上的突破令人期待。
不仅如此,游艇业还将带来游艇配件产业、电机等下游产业的发展及景观水系开发等旅游业的进步。据介绍,目前我市的水域景观的开发更处于原始状态,游艇俱乐部产业也还是一片空白。黄春清说,游艇业是一个具有时尚气息的产业,它的引入将引领娱乐方式的变革,并促进旅游业的深度开发。 (记者 彭娟 实习生 林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