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不做“一锤子买卖”,上市公司再融资升温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12
日前,福能股份发布关于使用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的公告。今年1月,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2.9亿股,募集资金27亿元,用于投资总装机容量309.5兆瓦的莆田大蚶山、龙海新厝等7个风电场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

此次非公开发行,吸引了三峡控股、交通集团、上汽投资等9家战略投资者购买。福能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募集,保证了风电场项目的资金需求,同时偿还借款降低了资产负债率,增强了公司财务抗风险能力。”

企业上市,除IPO首次募集资金外,可利用资本市场再融资功能,通过发行优先股、增发、配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公司债等方式持续融资,增强资本实力。同时,还可凭借上市公司相对规范的优势,借力香港等地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全球化战略。去年以来,福建省上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再融资热情高涨,渠道多元后劲足。

统计数字显示,去年福建全省境内上市公司累计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再融资近890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共有23家A股上市公司通过优先股、增发等实现股权性再融资459.04亿元,再融资公司数量和融资额分别较上年增长109.19%和64.62%;25家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再融资430.9亿元。

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再融资亮点频现:

兴业银行跻身首批优先股试点银行,至去年6月已顺利完成二期优先股发行,共募集资金260亿元用于补充一级资本,不但进一步夯实了资本实力,而且股权结构持续优化。今年1月底,该行又成功发行境内首单绿色金融债,首期发行100亿元,受到投资人的追捧,获得超过2倍的认购。

去年3月,中国最大、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商——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实现“A+H”的资本市场格局,共募集资金82.78亿港币,主要用于海外基地建设。去年底,美国300万套产能生产线已投入试生产,今年底将增加至约500万套。

今年1月,中国武夷配股再融资申请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公司董事长丘亮新表示:“‘一带一路’战略为公司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拓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去年以来新签国际工程施工承包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23亿元。随着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大,募集资金偿还借款有效降低了公司资产负债率,为后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据悉,至今年2月底,福建全省另有40多家上市公司启动资本市场再融资工作,拟融资超过1000亿元。(王永珍 戴艳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