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风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净化政治生态,打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尤其是当前,福建全省上下正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推动福建发展再上新台阶而奋勇拼搏,发展形势较为复杂、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唯有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个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才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怎么样,关键看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是否尽到主体责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既是党委(组)的责任,也是党委(组)书记和每位班子成员的责任。党委(组)书记和班子成员都应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党的领导体现在日常管理监督中,敢于担当、敢于较真、敢于斗争,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按照福建省委提出的“五抓五看”要求,即看有没有抓加强教育,看有没有抓制度建设,看有没有抓一把手,看有没有抓查处,看有没有抓部署、检查、落实,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对于落实“五抓五看”不到位的,坚决追责问责,督促领导干部忠诚履责。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离不开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各级党委(组)特别是一把手作为“关键少数”,不仅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碰底线、不越红线,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还要敢抓敢管、善抓善管,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促使广大党员牢固树立人人是环境的意识,干干净净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共同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同时,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不搞团团伙伙、亲亲疏疏,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郭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