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5年,福建省大力推进法治福建系统工程建设,福建全省政法系统为营造法治生态的清朗天空付出了几多努力,晒出了怎样的“成绩单”?让我们从五大关键词入手,一一盘点。
关键词一:稳大局
【镜头】2015年8月7日,福建省首个自贸试验区法庭在厦门湖里区法院成立。13日,法庭受理了首例涉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纠纷案。
案件的原告是一家从事集装箱服务的港资企业,被告是一家货运代理企业。被告多次将集装箱委托原告维修,累计拖欠修箱费7万元,双方因对这笔费用产生异议而对簿公堂。经过法官的耐心协调、沟通,被告承认了拖欠修箱费的事实,原告也愿意减免部分债务、允许被告分期还款,双方握手言和。
“这起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只用了18天,解决得便利、快捷,对自贸试验区建设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将产生示范效应。”厦门自贸试验区法庭新闻发言人表示。
【延伸解读】2015年,福建省政法系统用“棒棒哒”的服务,保障福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跟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和福州新区建设。福建省委政法委制定了服务福建省委“三比一看”部署、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实施意见,政法各部门也相继出台了服务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其中,在自贸试验区相继设立了一批法庭、检察室、仲裁机构,下放了16项省级公安行政审判事项、7项省级司法行政许可事项。
关键词二:满意度
【镜头】2015年4月16日,南安市丰州镇居民黄先生4岁的女儿在自家店门口玩耍,不到20分钟,孩子不见了。黄先生赶忙报警。南安警方立即调取事发现场的监控视频,锁定嫌疑人潘某。在潘某抱着孩子上车的地点,刚好有一个村级平安视频监控,清晰地记录了整个过程。依据视频截图,警方很快循线找到了潘某的住处,顺利地把孩子解救出来。整个案件侦破只用了9小时。
南安投入8000多万元,建成覆盖400多个村(居)的10015个村级视频监控点,是福建全省乃至全国首个在县一级区域内基本完成村级平安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的县级市。“小探头掌握大信息,小视频实现大管理,小监控带来大效益”,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组对此亮了高分。
【延伸解读】这是福建省在实施“以综治责任制为龙头,推进多元化调解、立体化防控、网格化管理”的“三化一龙头”工程中的一项创举。为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福建省委书记、省长连续18年与设区市党政主要领导签订综治责任书。普遍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多元调解工作平台,成立调委会1325个,各类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17万件,调解成功率99.2%。布建公共监控探头21.3万个,组建专职巡防队1931支。福建全省70%的县(市、区)和63%的乡镇(街)建立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农村网格化覆盖面达44%。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福建省刑事案件同比下降4.7%,群体性事件起数和人数分别下降51%和53%,群众的安全感高达93.79%,福建全省连续11年进入全国综治优秀行列。
关键词三:获得感
【镜头】 2015年7月14日,当刑事被害人家属杨女士从顺昌县检察院的检察官手中接过5000元司法救助金时,杨女士泪流满面,连声道谢。
一次意外中,杨女士的丈夫被顺昌埔上镇村民徐某用斧头砍死。徐某患有精神分裂症,不负刑责。而杨女士和儿子长年患病,丈夫被害后,家里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加上施害方无力赔偿,令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检察院认为杨女士符合刑事被害人救助条件,便主动启动救助程序,为她申请到司法救助金,缓解燃眉之急。
2015年,福建全省共发送国家司法救助资金4564万元,救助2263人,推动1441件信访案件息诉罢访。“司法救助是检察机关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有效举措,我们积极主动地推进这项工作,希望以此彰显司法的人文关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延伸解读】2015年,福建省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让更多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全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当场立案率达98.53%;完善司法责任制等四项改革试点,18个试点法院、检察院的改革进展顺利;推进福厦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18个试点法院适用速裁程序审结案件2459件;出台涉法涉诉信访终结案件后续管理工作意见,总结推广莆田、三明等地律师代理申诉模式;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福建全省7086名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96575件,一审普通程序案件陪审率达90.25%;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选任新一届人民监督员492人,对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十一种情形启动监督程序63件。
关键词四:接地气
【镜头】2015年8月31日,厦门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上了“冒充领导”骗术的当,将200万元资金汇入指定账户,骗子迅速将资金拆分转账至35个账户。厦门反诈骗中心在接警后的两个半小时内,将涉案35个账户内的415万元资金全部冻结。不但成功追回受害人的200万元,还追回了其他几个受害人被骗的钱。
厦门反诈骗中心与狡猾的诈骗嫌疑人进行激烈而无声的“暗战”,成立5个多月就使399起虚假信息诈骗案受害人紧急止付,为群众挽回1865万余元损失。“我们实行警、银、通三方合署办公、一体化运作,通过跨界联动、无缝衔接、以专克专、以快制快,形成打击防控诈骗犯罪的新格局。”厦门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指挥中心主任蔡允岚介绍,厦门反诈骗中心的做法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被中央政法委向全国推广。
【延伸解读】改革是破解政法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福建省总结推广了一批接地气、有特色的好做法、好经验,既有最高检、最高法点赞的三明检察“生态司法新模式”、泉州法院“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服务平台,又有龙岩“平安县乡村三级联创”、南平“四无”村居创建、漳州和邵武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宁德“海上枫桥”等,亮点频出。
关键词五:正能量
【镜头】2015年,省女子监狱副主任科员陈黎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作为全国监狱系统的唯一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做人的思想工作不容易,做罪犯的思想工作更难。然而,十多年来,陈黎华包教的130多名顽固抗改服刑人员,没有一个出现反复;办理的600多件减刑假释案件,没有一件差错,先后使100多个破碎的家庭修复裂缝、破镜重圆。
谁能想到,陈黎华竟是一个癌症患者,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二。她一面顽强地与病魔斗争,一面照顾病重的婆婆和年幼的女儿,还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人们赞叹她是“高墙内的最美警花”,传递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延伸解读】2015年,福建省政法队伍英才辈出,除了耳熟能详的詹红荔、黄志丽、刘龙清等先进典型,福建省委政法委、省人社厅还联合开展福建全省政法系统“十佳百优”基层单位和政法干警评选表彰活动,社会各界1700多万人次参加了投票推选。运用新媒体最大限度地释放法治正能量、传播法治好声音,福建省委政法委微信公众号“清朗天空”跻身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政法微信公众号之列。(闵凌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