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总局
番仔楼
由漳州市政协主办的第二届漳州海商论坛,将于12月1日至2日举行。昨日,来自两岸三地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前来漳州报到。在论坛期间,他们将齐聚漳州,交流研究成果,进一步为漳州海商文化的传承发展,为推动漳州“海丝”申遗工作建言献策。此次论坛的主题是:研究漳州海商文化,推动漳州“海丝”申遗工作,促进港口经济发展。
据悉,2009年,漳州市举办了首届漳州海商论坛,邀请两岸三地近百名专家学者,研讨漳州海商的辉煌历史,弘扬漳州海商的人文精神,并首次提出了漳州参与申报“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世界文化遗产的议题。2010年,漳州市政协重点围绕漳州参与“海丝”申遗这一课题开展调研协商,推动了漳州市“海丝”申遗列入省、市“十二五”规划。目前,福建省决定将泉州和漳州一起捆绑申报世遗,并确定了漳州市“海丝”申遗主题和申报点。国家文物局也原则同意漳州市加入全国“海丝”申遗的队伍,漳州的“海丝”申遗工作两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次论坛无疑将极大推动此项工作的继续进展。
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北京、广州、泉州、厦门、台湾等地的诸多专家学者,他们有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姜波等。届时,福建省政协以及文化、文物管理部门有关领导也将出席论坛。漳州市政协领导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领导和专家的交流与合作,深入研究和挖掘海商历史文化内涵,大力打造漳州市“海丝”文化品牌,“希望领导专家能够关注漳州、宣传漳州、支持漳州‘海丝’申遗工作”。
昨日为与会人员报到时间,论坛将于12月1日举行开幕式。福建省和漳州市领导将在开幕式上致辞。陈自强、苏文菁等知名专家学者将参与学术研讨。12月2日,与会人员将参观漳台族谱对接馆、漳州窑精品馆、漳州历史街区等地,实地感受漳州的风土人情、漳州的“海丝”文化。
背景
参与“海丝”申遗的中国城市
“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是整个亚太地区一个作为“文化线路”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有“沙漠丝绸之路”申遗,还有海上、草原线路的申遗。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经济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海丝”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元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并逐步衰落。目前有泉州、宁波、广州、漳州参与申请。
泉州:“海丝”申遗工作于1988年开始启动。国内各大城市启动步伐不一:泉州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包装“海丝”,1991年建成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1992年筹划“海丝”申遗,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海丝”中国段唯一入选城市;2001年,泉州启动“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02年开始,泉州每年举办一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2008年,泉州借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力宣传“海丝”文化。
宁波:宁波于2001年启动“海丝”文化周活动,并召开“海丝”国际学术研讨会,每年举行一次,至今已历10年;宁波还将庆安会馆改为宁波海外交通史博物馆;2006年,国家文物局将宁波列入“海丝”申遗入选城市。
广州:广州于1991年加入“海丝”申遗行列,2006年热炒瑞典 “哥德堡号”大帆船访问广州,展示广州“海丝”文化底蕴,建成粤海关博物馆,同年与泉州、宁波被国家文物局纳入 “海丝”申遗城市;广州还借助举办亚运会的机会,在开幕式和颁奖仪式上进一步展示其厚重的“海丝”文化。因“南海一号”沉船的打捞,广东省政府在阳江市建成“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随后,蓬莱、扬州也加入了“海丝”申遗行列。扬州花巨资于2005年建设了扬州市博物馆,陈列扬州“海丝”遗存物件。
漳州:2009年,漳州市政协举办了首届漳州海商论坛,开展了“海丝”专题调研,推动了漳州“海丝”申遗工作的开展。2010年2月22日,漳州政协委员建议,在“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尚未定局的情况下,加入战局——— 力争与泉州市联合捆绑申报“海丝”始发地为世界文化遗产。2010年,漳州市政协重点围绕漳州参与“海丝”申遗这一课题开展调研协商,推动了漳州市“海丝”申遗列入省、市“十二五”规划。目前,省里决定将泉州和漳州一起捆绑申报世遗,并确定了漳州市“海丝”申遗主题和申报点。国家文物局也原则同意漳州市加入全国“海丝”申遗的盘子。
漳州则在“海丝”申遗方面奋力直追:海商论坛每年或每两年召开一次、尽快成立漳州市申报 “海丝”始发地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申请举办“中国航海日”节庆活动、建议在龙海市海澄镇建设一座“中国海洋文化博物馆”。
漳州“海丝”史迹文化遗存拟推荐申报名单
漳州月港是明朝中后期“海丝”唯一合法的始发港,漳州因月港而成为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初期中国海外交通贸易中心,闻名全球。因此许多人认为,“海丝”链条上,漳州不可或缺,认为广州代表着汉—唐—明时段,泉州代表着宋—元—明,而漳州则是集中代表着明—清,当然国内其他申遗城市也各有特点。(郑瑞卿/文 张炎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