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省2009年“十一”假日旅游情况综述

来自:www.fjta.com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35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09年十一,伟大的祖国迎来六十周年华诞,又恰逢我国传统团圆佳节——中秋节,两节合一的八天长假及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使今年“十一”节日气氛更加浓厚,民众出游热情更加高涨。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各级政府及假日旅游协调机构、旅游部门、各相关行业和经营接待单位准备充分、措施得力、保障到位、工作落实,确保黄金周期间旅游市场运行正常有序,圆满地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假日旅游工作目标。
  今年国庆、中秋假日是自实行黄金周制度以来的第一个八天长假,又恰逢新中国建国60周年大庆,各地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出行游客较往年有明显增加。我省黄金周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72.2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过夜游客186.89万人次,一日游游客485.36万人次,一日游游客占游客总数的72.2%,旅游总收入36.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2%。
  各设区市在“十一”假日期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有明显提高:福州接待88.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71亿元;厦门接待85.4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6亿元;泉州接待8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92亿元;漳州接待79.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4亿元;三明接待72.2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9亿元;莆田接待60.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9亿元;南平接待57.4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7亿元;龙岩接待105.7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65亿元;宁德接待37.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6亿元。
  一、假日旅游异常火爆,精彩亮点不断涌现
  2009年“十一”黄金周,我省旅游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
  1、展现和谐盛世,节庆活动精彩纷呈
  今年是国庆60周年华诞,全国人民热情高涨,纷纷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全省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博物馆、公园等公共场所在国庆期间免费开放,并组织丰富多彩的参观、游园活动。各地在国庆节前后共举办近三百场文体活动,以歌会、书画展、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吸引广大民众参与欢庆活动,营造喜庆祥和的浓厚氛围。各主要旅游城市和景区也推出各具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2009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先期在湄洲岛录制,10月3日为全国人民呈现出一场精彩的演出,演绎两岸四地和海外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共同认知,体现全球华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空前的时代向心力,也表达了两岸人民求统一、盼团圆的美好心愿。福州市节前通过公选评出福州市旅游“双十佳”,并在节日期间正式开启三坊七巷旅游线路,开展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福州地方曲艺展示欣赏、福州民俗展等;厦门市10月1日晚举行以“鹭岛欢腾庆华诞,共享激情与欢乐”为主题的2009厦门花车巡游活动,23部亮丽花车和3部新型旅游休闲房车以及16支精彩的表演方阵让鹭岛再次欢腾。在五缘湾举行“2009海峡摇滚音乐节”活动。在观音山举行国际沙雕节,展示福建闽南文化及海洋文化;泰宁县在节日期间首演大型多媒体炫彩歌舞剧《梦回泰宁》,通过挖掘泰宁深厚的文化底蕴、民俗风情,展现出泰宁悠久的历史和鼎盛的人文;泰宁还在中秋节推出“水上丹霞赏月、灵秀泰宁寻宝”等活动,营造吉祥、喜庆的旅游氛围。“高空飞人”艾斯开尔自10月6日起,在太姥山挑战高空生存49天的吉尼斯世界记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中秋节阖家团圆气氛也带动家庭旅游市场的繁荣。厦门独有的中秋博饼文化深受广大游客喜欢,不少游客更是慕名前来厦门体验这一民俗活动。中秋佳节过后,家庭出游升温,各大景区家庭自驾车队比比皆是,扶老携幼的场景随处可见。
  2、交通环境改善,激活假日旅游市场。
  我省交通环境不断完善,进一步激活旅游市场。温福铁路于7月1日试运行,9月28日开通客运,成为长三角地区游客进入我省的一条主要动脉,极大的调动了铁路周边城市游客的旅游热情。10月1日,由省旅游局和福州市旅游局主办,福建省中国旅行社和福建铁路国际旅行社联合承办的温福铁路动车组旅游团首发启动仪式在福州火车北站举行,700多名游客乘坐闽浙高速铁路旅游列车赴温州、苏杭和宁波等地旅游,抢先体验动车魅力,拉开我省动车组旅游时代的序幕。国庆期间,动车组运能饱和,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8天共运送旅客7.25万人次,成为今年“十一”旅游市场的一大热点。沿线景区接待长三角地区游客呈现爆发式增长。福州市黄金周接待游客达到88.08万人次,同比增长33.45%;福鼎太姥山景区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同比增长30%;屏南鸳鸯溪-白水洋接待游客8.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20万元,比增均达13.2%。
  此外,省内泉三高速和浦南高速的通车,使沿海地区游客前往闽西北旅游更加便捷,形成我省山海两地互送客源、共同繁荣的山海协作发展态势,促进我省山地生态旅游市场进一步繁荣。泰宁县“十一”期间共接待游客16.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41.99万元,比增均达到12.9%。8天进入泰宁的车辆达到12368辆,同比增长13.6%,自驾车主要来自闽南金三角、粤东、江浙、上海、江西等地。武夷山在假日期间,共接待1.38万辆通过浦南高速公路进入的自驾车。厦金航线作为我省对台重要口岸,在假日期间共运送旅客1.1万人次。
  3、景区门票优惠,热点景区游客倍增
  在全国许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普涨的情况下,我省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折扣优惠。7月24日,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实行景区门票弹性价格。到2010年6月30日止,全省旅游景区对游客实行不低于20%的门票折扣优惠,旅游景区内部的索道、观光车、游乐项目等实行相应的价格优惠。我省大部分景区在两节期间都执行了这一政策。
  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一年多来,南靖、永定两县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鼓励发展农家乐旅游,提高景区接待能力,一方面加强宣传促销,多渠道持续推介福建土楼品牌。“十一”期间,福建土楼成为旅游热点,南靖接待游客29.81万人次,比增373.17%,实现旅游收入8940万元,比增306%;永定接待游客29.7万人次,比增93%,其中接待境外游客1200多人次,比增46%,实现旅游收入8904万元,比增77%。
10月1日,福州三坊七巷旅游线路正式开启,吸引了大量游客,每天进入三坊七巷的游客超过4万人次,展出的三坊七巷老照片、民间曲艺等唤起了福州市民对老福州的缅怀。黄金周三坊七巷共接待游客31.28万人次。
  武夷山“十一”期间共接待游客23.33万人次,比增19.5%,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41万人次,比增14.6%;实现旅游收入2.24亿元,比增23.9%。
龙岩、三明的红色旅游景点每天的游客也络绎不绝。黄金周期间,上杭古田会址接待游客5.19万人次,三明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共接待游客7.8万人次,比增都超过10%。
  4、乡村旅游火爆,城乡互动格局形成
  经过近两年的培育,乡村休闲旅游已经在城市周边形成一定规模,受到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喜爱。“十一”期间,各地乡村主题的景点都异常火爆。福州闽侯乡村旅游市场繁荣,形成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黄金周期间,闽侯9家乡村游景点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4-6日每天接待游客都超过万人次。厦门竹坝农场成为厦门市民新的旅游热点,日均接待超过1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40%。
  同时,城市公园的发展完善也逐步培育了周边城镇居民一日游市场。假日期间,大量城镇居民流入各大旅游城市,游览景点、休闲购物,形成城市旅游热潮。福州市主要公园在假日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
  城乡互动旅游市场的形成,提高了黄金周一日游游客的比重,今年“十一”黄金周我省一日游游客比重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5、生活水平提高,出游方式更加多元
  自驾游和自由行成为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的一大特色。自驾车旅游已成为游客主要的出游手段之一,并逐步发展出拼车旅游等新的形式。“十一”期间,全省主要旅游景点的自驾车游客持续增加,随处可见旅游车队的身影。白水洋-鸳鸯溪景区自驾车游客占游客总量的54%。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电子商务网络订房订票的游客逐渐增多。从携程旅行网和厦门旅游网的预订情况,以及节前旅行社汇总的自驾车接待数据分析,黄金周期间通过网络预订酒店宾馆、旅行社的“机票+酒店+导游”自助游服务的游客比平时有大幅度增长。从厦门市的车辆租赁公司反馈情况看,有超过500人次的外地游客提前预定了国庆期间用车,以便游览厦门及周边景点。
  休闲旅游及一程多站式的旅游方式已成为假日旅游新时尚。厦门作为滨海旅游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据携程旅行网统计,厦门被列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和人气城市前10名。黄金周期间,厦门滨海酒店客房入住率居高不下,鼓浪屿家庭旅馆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形。日月谷温泉度假村等主题休闲酒店更是备受游客青睐。武夷山一些条件较好的休闲度假酒店,如高尔夫、武夷山庄、悦华等在黄金周期间入住率都在90%以上。福州周边各大温泉景区的宾馆饭店在黄金周期间全部爆满。据统计,黄金周8天,永泰御温泉、闽清大明谷、黄楮林、连江贵安温泉、龙泉山庄等共接待游客5.904万人次。
  二、旅游安全保障有力,旅游市场和谐有序
  上半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又恰逢国庆60周年,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均高度重视《意见》出台后的第一个长假。同时,甲型流感聚集性的疫情明显增加,使假日旅游面临更大的挑战。全省旅游业抓住机遇,积极迎接挑战。
  黄小晶省长在政府常务会上对假日旅游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省假日办结合我省实际,按照省政府领导指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2009年国庆节前后有关工作的通知》、全国假日办下发的《关于做好2009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及时下发了我省《关于做好2009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省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召开全省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电视电话会议,对假日旅游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将安全放在假日旅游工作的首位,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贯穿于假日旅游工作的始终。并制定了《“国庆60周年”期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国庆60周年”期间防台风应急预案》和《“国庆60周年”期间防控甲型H1N1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暴发流行控制工作预案》,转发至各相关旅游企业。省假日办还组织了三个“十一”假日旅游工作检查组,赴全省各地检查旅游安全、防控甲型流感、市场整治、假日预报、假日统计和假日宣传等工作。                                                             
  “十一”假日期间,全省各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和旅游接待单位重点加强旅游安全工作:一是对各类游客密集场所加强安全保障工作。对举办的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严格安全审查,加强安全监管。二是加强对旅游交通的安全监管,增强了重点地段、时段和道口的警示标志和警力部署。三是对旅游相关人员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提高旅游团队的安全保障水平。四是做好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反应和应急准备。此外,各旅游相关部门、旅游接待单位能认真做好假日值班工作,责任到人。
  三、加强管理整治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检查,坚决打击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的不法行为,整治旅游客运市场秩序,大力净化旅游景区(点)的游览环境。严禁哄抬物价,严查零负团费、以次充好等不法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在机场、车站等游客集散地争夺地盘、拉抢游客和敲诈勒索等欺行霸市行为。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杜绝导游无证上岗、上岗不戴证、误导消费等行为,引导开展旅游文明服务。列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系统的旅游城市、景区及时向社会公布旅游投诉电话和旅游咨询电话,对外公布的投诉(咨询)电话,保证24小时有人受理。各级假日办与成员单位之间的通信联络保持畅通,确保了假日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各级旅游质量监督部门深入重点旅游景区实行现场监督,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
  此外,还加强赴台旅游市场管理。同台湾六大旅行同业公会就《闽台旅游品质保障协议》进行有效的对接,利用诚信旅游服务管理系统的优势,扩展信息沟通,对市场出现的旅行社赴台游报价过低和行程安排等问题联合治理。
  大力开展诚信旅游、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积极引导旅游企业遵循社会信用规则,用诚信塑造品牌,共同维护“诚信旅游”的良好氛围。启动《福建省旅行社服务质量信用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启动全省旅游诚信服务管理网络系统;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落实导游计分检查工作。对旅游市场秩序进行整顿和规范,重点检查了旅行社的营业资质、经营范围、导游员的从业资格及带团手续、旅行社内部经营管理、租用旅游车辆的营运资格与安全状况,旅游购物商店的商品质量、卫生标准是否符合国家要求,旅游企业诚信经营等。
“十一”假日期间,全省各级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共接到各类投诉共34起,与去年基本持平。全省没有发生重大旅游质量投诉和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在各级旅游接待单位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全省假日旅游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游客普遍反映良好,呈现出欢乐、祥和、平安、和谐的旅游氛围。
  四、加大媒体促销力度,拓展假日旅游市场
  为拉动假日旅游经济,省旅游局在假日前积极谋划,深化“海西旅游年”活动,持续开展假日专项旅游宣传,营造良好旅游市场氛围。在第五届旅博会期间,我省即建立旅游超市,组织十大旅行社开展面向公众的旅游线路产品现场销售,为假日旅游市场寻求客源。9月23日,省旅游局即召开国庆、中秋假日旅游新闻通气会,通报了我省“两节”假日旅游接待准备情况,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引导作用,广泛宣传各地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弘扬诚信经营和文化旅游之风,并通过电视台滚动播出假日旅游的信息提示;9月27日世界旅游日,由福建省旅游局主办,福建省邮政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福建省分行承办的“‘欢乐海峡爱在福建’海西旅游年”旅游幸运卡暨海峡商旅卡举行首发仪式。活动将20万张旅游幸运卡的首发作为“两节”期间的一个宣传促销亮点,为假日旅游市场增添新的活力,为广大游客出游带来实惠。
  黄金周期间,省旅游局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推介我省旅游精品。在广东电视台移动频道持续播放福建旅游目的地推介栏目;在厦航航班上播放30秒的《迷人的海峡》福建旅游宣传广告;在央视高清频道《我的祖国-万里海疆》国庆特别节目播放福建景区;在福建新闻频道滚动播出福建旅游黄金周系列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海峡卫视、福建电视台等频道播出黄金周期间全省各地旅游景区接待情况等。通过一系列宣传促销,有效引导了假日旅游市场的发展,拓展了假日旅游客源市场。
  五、对假日旅游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发挥假日旅游协调小组作用,调动全社会公共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机制,全面引导假日旅游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2、加强对温福铁路各站点秩序维护,并提高旅游配套服务水平,尤其是在假日等特殊时期的服务;
  3、针对自驾车、自助游等新兴旅游方式,加强对散客旅游市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健全旅游服务中心,完善旅游景区的停车场等公共设施;
  4、大力推进我省乡村旅游建设,制定乡村游服务标准,进一步规范乡村游市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