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忙碌了一天的“海景农家乐”餐馆老板蔡丽萍站在柜台前清点当天的收入。她高兴地说:“生意不错,今天又赚了800多元!”今年5月,在福鼎市桐城边防派出所帮助下,蔡大姐由一名失业人员变成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老板,并带领全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蔡丽萍是福建省福鼎市桐城街道资国村人。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在外打工的她失业回到家中。今年2月,桐城边防派出所民警吴伊挺在开展入户访查时,了解到蔡大姐想找份工作的心愿。然而,吴伊挺忙碌奔波了一个多月,都因用工市场萎缩、工资待遇太低等原因未能如愿。
求职不尽如人意,能否帮助蔡丽萍自主创业?
资国村地处福鼎市城关,依山傍海,环境幽雅。村内资国寺始建于隋末唐初,是福鼎有名的千年古刹,吸引着远近的闽浙游客;“品品香”、“莲峰”2家茶厂的茶叶畅销江浙两地,来此订购、看货的茶商更是络绎不绝。保守估计,全村日均游客超过300人。2008年,村里新建了近百栋休闲别墅,但却没有一家配套的旅游餐饮企业。
蔡丽萍家底薄,何不因陋就简,迎合现代人向往田园生活的心理,创办一家“农家乐”餐馆?吴伊挺的设想与蔡丽萍一拍即合。说干就干,吴伊挺多方协调,帮助蔡大姐办理了食品卫生、工商营业许可等相关证件,并联系资国村委会争取到一块靠海的140余平方米宅基地,建起了6个“蒙古包”餐厅和1个小型停车场。5月1日,蔡丽萍的“海景农家乐”餐馆开张,经过半个月试营业,餐馆每天纯收入稳定在600元以上。“海景农家乐”餐馆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资国村先后兴办起4家“农家乐”餐馆,生意都十分红火。
为帮助村里其他富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吴伊挺协调蔡丽萍等“农家乐”餐馆老板,招聘了25名会做本地菜的村民厨师;其他无法全天候上班的30余名劳动力则与餐馆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供销合作关系,每个家庭每月仅出售绿色蔬菜、小海产等就能增收千余元。(记者 石伟 通讯员 王家怿 韩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