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上9点半,记者来到乌龙江边的福州市水政监察支队湾边执勤点,8名执法队员整装待发。执勤点不远处的堤岸边,停着7辆私家车,10多人在聊天;江面上,几艘小船在游弋。
“岸边、江上的人都是非法采砂者的眼线。我们一动,他们就报信。”执法队员林杰说。
20分钟后,执勤点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在非法采砂。执法队员火速行动,岸边、江上的人也忙成一团……
采砂,关乎省城安澜
省水利厅有关专家说,河砂是河床的重要构成要素,有些河砂必须采,不采就会造成堆积,影响航道和行洪安全。正常采砂,有评估,设禁采区、限采区、可采区。而非法采砂,哪里有砂哪里采,会改变水流方向,造成河床下切低陷,影响堤岸、桥梁安全,加剧污水倒灌、咸潮回溯。
事实上,非法采砂之害早已不是书本上的理论。2006年,福州洪山桥社区附近一段临江堤岸出现沉降现象。2009年初,一次剧烈的咸潮倒流,一度逼近福州城区的主水源。
非法采砂,关系闽江安全,关系省城安澜。鉴于此,福州持续治理非法采砂。2010年出台的《福州市河道采砂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违法违规采、运砂船舶一律扣押,无证、无主船舶一律没收拆解,无采、运砂证的一律从重处罚。“三个一律”原则的背后是福州对非法采砂的“零容忍”。
非法采砂,为何屡禁不绝
近年来,福州砂石需求量越来越大。业内人士透露,福州一年批准的采砂量约250万立方米,可市场需求却高达1300多万立方米,虽有其他渠道补充,仍远远不够。1立方米河砂市场价在五六十元,非法采砂的成本只要14元。一艘价值百万元的采砂船一个晚上可偷采1000立方米,毛收入5万元。福州市水政监察支队长林松宝分析说,盗采一个月左右就能回本,低成本、高利润是非法采砂泛滥的重要原因。
林松宝认为,执法人员的身份和权限较为尴尬,影响了执法效果。我国《河道管理条例》规定,水利行政机关是河道采砂的主管部门,但行政执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我们执行的是行政法规,执法对象是船和砂,对盗采的人没有强制措施,只能靠劝说,暴力抗法事件经常发生”。
另外,非法采砂的手段更加隐蔽,有的将运砂船改装成吸砂船直接在江中吸砂;有的将吸砂管隐藏在草丛中,夜间疯狂吸砂。这使打击的难度越来越大。
创新,改变治砂难
上起闽清水口水电站大坝,下至连江川石岛,闽江下游117公里河道都是福州水政监察支队的执法区域。2011年以来,水政支队通过创新机制提高执法效率。
对外实行“三联动”,组建联合执法队。水政支队与边防联动,与各县区水政大队联动,岸上巡查与水上巡查联动,变一支队伍为多支队伍协作执法。
对内引入“三班倒”,实现执法“零时间”。三个执法大队实行一天执勤、一天备勤、一天轮休工作机制和24小时岗位执勤,不分节假日;在乌龙江水域要道北、中、南设立三个执勤点,对非法采、运砂实现快速出击。
思路变,成效显。2010年以来,水政支队共查处非法采、运砂船400艘,今年一季度就查处40艘。林松宝说:“目前我们可以说,非法采砂在闽江段已完全遏制,乌龙江段基本遏制,重点水域得到有效打击。但这是一场持久战,只要还有利益驱使,还会有人铤而走险。”业内人士认为,解决闽江非法采砂问题还要疏堵结合,切实解决小型采砂船主的生存问题,适当给予政策关怀,让他们彻底远离采砂行业。
4月1日起,福建省进入汛期。记者从福州市闽江下游管理处获悉,今年的防汛备汛工作已准备就绪。该处负责人说:“近几年来,经过持续不断的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特别是对非法采砂的有效打击,闽江下游的防洪排涝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吴美章 林侃 林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