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呵护蓝天:低碳,低碳,再低碳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83

“早晨一起床,就看见窗外的明媚阳光和蓝天白云,心情大好。”一大早,福州网友@吴妞就开始聊“天”。最近,天气,是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

15日,福州艳阳高照。

福州市环保局监测数据显示,当日下午,6个监测点污染指数(AQI)在60-80之间,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监测显示,尽管污染指数比前两天有所提高,但仍为“良”,对健康的影响为: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

这天,省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福建常有大雾困扰,特别是早晚。”一位气象专家解释说,霾的微观成分是非常细小的盐粒、烟粒和尘粒,雾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而形成的,本身没有问题,危害比霾小得多。但大雾天气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造成集聚效应,所以空气质量会下降。

为何在这样一次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中,福建的空气质量独好?

“福建省受冷高压控制,近日受东海气旋外围东北大风的影响,非常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使污染物浓度降低,不利于霾的形成。”省气科所高工王宏说,福建成为我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区域之一,除了天公助力的外因,还有福建省“天生丽质”的内因。比如,依山傍海,空气扩散条件好;森林覆盖率高,可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冬季无采暖,未燃烧大量烟煤,无大量污染物排放。

不过,气象专家提醒,冬春季节是雾霾的高发期,福建省每年都会出现几天雾霾天气,细粒子浓度超标事件仍有可能发生。

“虽然空气质量在全国排前,但对福建省空气污染防控形势不可太乐观。”省环保厅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许碧瑞谈起福建省空气质量,表示谨慎乐观,“不能沾沾自喜,不能掉以轻心”。

据介绍,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燃煤电厂、工业锅炉、汽车尾气等。减少污染物排放,需要政府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同呼吸,共担责任。

呵护蓝天白云,必须有所作为。尽管已是全国最绿省份,但福建省造林绿化脚步从未停止。2012年,福建省完成造林绿化331.4万亩,超任务数10.5%。2013年,福建全省又下达造林绿化任务300万亩的“硬任务”,筑起绿色生态屏障,让防控空气污染底气更足。

没有规划的发展是盲目的。近日,省政府颁布实施《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把福建省的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GDP不再是唯一的考核指标,在禁止开发区域,对文化和环境的保护将替代GDP考核。

“整治大气污染,不能单打独斗,必须联防联控。”许碧瑞说,今年,福建省将落实《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十二五”规划》,重点抓好电力行业减排,加强行业脱硫管理,全面实施钢铁行业烧结机烟气脱硫,严控新上中小规模燃煤锅炉。没有安装脱硫设施的项目,坚决不上马。

据介绍,今年福建省将开展PM2.5治理研究,提出针对性治理措施。针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这一“元凶”,将加快车用燃料清洁化进程,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加大公共交通建设力度。

企业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制造者,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就是要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福建省将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淘汰落后生产方式,少排放或不排放废气。不达标就停产,坚决不让企业在环保责任上抱有幻想。

“身在福中,更要惜福。”

“别让我们今天的蓝天白云成为明天的回忆。”

“喜欢蔚蓝天空和新鲜空气吗?那就从自身做起吧。”

……

最近,在微博上,记者发现,许多福建网民自发行动起来,号召减少私家车使用,从自身做起,倡导低碳生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