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防治腐败 福建斩断中介与政府的利益链

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78

李先生头一次到福建厦门市洽谈业务,需要找一家建筑经济咨询公司为其服务。朋友为他推荐了几家公司,但他却拿不定主意该选哪家。有人给他出了个招:“你可以上厦门市企业和中介机构(社会组织)信用网,查查这几家公司的信用情况。”李先生依计而行,很快从网站上查到了这几家公司的信息,最终选定了有良好记录的厦门银盛建筑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近年来,福建着重围绕“法律规范、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对中介组织进行专项治理,旨在预防社会领域腐败问题,促进中介组织规范健康发展。

“按理说,中介组织作为一种‘中立’的服务性机构,应扮演着无私和公正的角色。”福建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长陈善光分析,“然而,由于一些市场中介组织脱胎于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未分开或者分开不彻底,继续履行行政职能或依靠政府部门承揽业务,与政府部门形成‘利益共同体’,一些市场中介组织不仅难以保持中立,甚至参与和引发寻租腐败问题。”

2007年,福建福建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纪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工作,确立了“清理整顿—依法规范—促进发展”的专项治理工作思路。专项治理工作的第一步,就是严厉打击“黑中介”、依法取缔“假中介”、全面分开“官中介”,通过整顿中介组织,净化市场环境。

福建省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原来是福建省发改委所属的事业单位。该公司总经理陈志强回忆,在2005年企业与发改委脱钩转企之前,公司处于“吃皇粮”的黄金时代,当时他们的办公地点和福建省发改委在一幢楼上,许多单位主动找上门来希望他们承揽业务,认为他们“牌子硬、信得过”。如今,公司已经搬到了一间普通写字楼里,所有的业务都与其他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标,陈志强坦承“市场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很大”,公司人员也从脱钩前的120多人压缩到70多人。

2008年10月,福建省纪委、监察厅会同福建省工商局出台《福建省市场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分开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中介组织在工作、组织、经济、场所4个方面与政府部门彻底分开,割断行政依附和利益关联。目前,福建全省属于分开范围的2.6万户中介组织都达到了要求,从而消除了挂靠政府部门的中介组织与自主运作的中介组织在身份上的不平等,切断了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利益输送链条。

莆田华兴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维仁最近特别高兴:他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全市中介组织信用等级评价中被评为A类中介组织。该市的《中介组织信用等级评价标准》规定,被评为A类中介组织可以享受诸多激励政策:年检时实行免审制;在评优评先、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安排和拨付有关补贴资金、纳税、出口、融资贷款时,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办理,同等条件下优先入围。

莆田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邱文高介绍,2010—2011年,全市共对会计师事务所、工程招投标代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房地产经纪机构等重点四大类别124家中介组织开展信用等级评价活动,共评出18家A类中介组织,89家B类中介组织,6家C类中介组织、11家D类中介组织。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是促进中介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所在。”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叶木凯告诉记者,2009年10月,福建省工商局在全国率先建成了省一级市场中介组织信用信息网站,采集汇总来自省经贸委、财政厅、住建厅等14个部门提供的信用信息,向社会公布了福建全省2.6万户市场中介组织的基本信息和部分信用信息;同时建立建设市场法人和自然人违法违规档案制度,实行互联互通、集中公告,规定严重违法违规的中介组织5年内不得承揽财政投资工程业务、自然人终身不得执业,并向社会公开“黑名单”,使失信者失去市场,诚信者赢得信任。(姜 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