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科技创新助推福建新跨越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55

“省科技厅在科技部的关心支持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树立以企业技术创新为重点的科技工作导向,充分利用‘6·18’这一平台,积极发挥科技管理部门‘科技红娘’作用,精心组织,认真谋划,促进一大批境内外高新技术项目成果在福建省成功对接和落地转化,为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谈到“6·18”科技展团几年来主要成效时,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丛林表示。

丛林说,在 “6·18” 盛会上,省科技厅紧紧围绕‘突出一个重点、把握五个坚持、实现五个主要、促进两个落地’的福建全省科技工作主要思路,精心打造科技外交官论坛、海西科技论坛、技术转移与投融资论坛,展示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项目成果、863计划工业领域项目、科技部派驻46个国家的科技外交官推荐项目、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项目成果等领域科技发展的前沿技术,提高了项目成果对接成功率,更好地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化。

去年底,《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出台,丛林介绍说,根据《意见》要求,今年“6·18”科技展团将突出省外重大项目引进,并推进落地转化。目前,科技展团已根据福建省领导关于多引进省外重大技术项目的指示精神,重点开展了省外重大技术项目的引进和落地转化工作,并已引进10多个外省重大技术项目,涉及美国、俄罗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以及国内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

其中由浙江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与福建省福建瑞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泉州市东南光电有限公司、嘉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的“面向云计算的低功耗低成本智能终端”、“基于云计算的自助健康检测服务系统”、“基于云计算的移动高清视频采集、分析处理综合服务系统”、“难降解废水高效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等4个项目,将加快推动福建省通讯信息、医疗器械、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产业化合作。

为了进一步发挥“6·18”平台作用,推动成果对接落地转化,丛林指出,2012年5月16日,省科技厅牵头联合有关部门,出台《福建省重大科技成果企业落地转化资助暂行办法》、《福建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建设资助办法》、《福建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团队资助暂行办法》、《福建福建省企业专利权资押贷款贴息办法(试行)》等四个配套实施细则,加快推进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丛林说,在科技部的支持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科技展团立足海西,对接全球,大量境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资源聚集福建,推动了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了一大批高新技术项目与现实生产力的对接转化,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结合。

拓展对台合作,推动两岸产业深度对接,是“6·18”科技展团的一大特色。丛林介绍说,随着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两岸高科技产业的互动模式也将逐步发展。为推动两岸科技产业深度对接,借“6·18”平台,省科技厅努力搭建对台科技交流平台,提升合作的层次,扩大合作规模。

丛林表示,今年“6·18”期间,省科技厅将联合泉州、宁德市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第六届海西科技论坛”,以“实施创新驱动 发展产业集群”为主题,结合福建省对台科技合作优势和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探讨如何发展海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强两岸经贸合作、提升两岸对接能力等,为地方搞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发展产业集群提供服务平台。

“我们力求依托‘6·18’平台,继续做好‘科技红娘’,解决福建省科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有关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他说,省科技厅积极地向企事业单位征集在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需要填补的行业技术空白,通过“6·18”科技成果展览展示共性及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服务洽谈,并通过举办论坛等探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与前沿技术问题,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带动了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引导更多国内外科技成果在福建省转移转化,更多的研发机构在福建省落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切实增强福建省自主创新能力,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专家谈

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重要环节

郑庆昌

促进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让科技创造更大价值,不仅仅是产业界、科技界的事,更是社会各界关心的大事,攸关区域的战略性发展。科技成果能否有效落地转化,反映了科技与产业互动联系的紧密水平,深刻影响着一个区域的创新潜力与空间的激发和开拓,对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实力的整体提升有着重要影响。

  福建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围绕破解制约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难题,把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作为科技公共政策的着力点、科技公共服务与平台建设的落脚点,不断探索完善以“6·18”平台为特色的技术转移转化“福建模式”,增强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中介机构、政府之间的互动;最近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不断推动着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常态化与制度化。

  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背后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正进入调整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产品开发周期缩短,科技创新的理念与模式正呈现出新的特点。科技与产业之间迫切要求建立更快、更紧密、更有效的双向反馈互动联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日益成为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重要环节。要把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作为创新驱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进一步集聚优化各类创新要素,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协调发展,提高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争创“福建制造”和“福建创造”双重优势。

(郑庆昌:福建农林大学软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