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预警预案两手抓 防灾减灾走前头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56

入冬以来,福建省各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冬春修水利建设。今冬明春,福建省要投入38.36亿元资金,完成水库除险加固167座,修复水利水毁工程5549处,确保明年安全度汛。

作为自然灾害多发区和重灾区。近年来,针对台风洪涝灾害频发的实际,福建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水利部门通过加强水库水闸建设等工程措施和强化预警预案应急管理等非工程措施,科学防御、精确指挥,全面提升了防灾减灾水平,构建了全国一流的防灾减灾体系。

  预警信息全覆盖

沿着双岳溪上游走3公里左右,爬上56米高的福鼎市前岐镇牛头溪水库坝顶,从非常溢洪道闸门口俯视,距离大坝不远处是个村子和工业园区。这座水库被列入今年国家专项治理的除险加固项目,经过近3个月的建设,已经完成90%以上工程量,预计年前可以完工,保护周边群众安全。

福建省水库、海堤、水闸工程绝大部分建于上世纪80年代,建设标准普遍偏低,工程老化失修严重,难以抵御大灾重灾。

针对这一状况,自1994年起,福建省委、省政府持续抓好防灾减灾工作,步履坚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率先成为海堤和县级以上城区基本达到国家设防标准的省份。

——率先建成覆盖福建全省沿海各县市和九个设区市所在地的实时风情监测系统,解决了长期以来福建省台风到来时沿海风力不清的难题。

——率先建成把视频延伸到福建全省最基层、最边远乡村的综合政务性的省级会议系统,也是截至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视频会议系统网络,视频信号可传输至1108个乡(镇、街道、管委会、开发区)、视听功能直达15331个建制村。

如今,省会福州主城区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泉州市、漳州市主城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其他县级主城区防洪标准达到20~30年一遇;沿海重要地区的防潮标准得到显著增强,形成了覆盖福建全省陆域面积99%的福建全省洪水预警报系统、大中型水库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防台风实时监测系统,建立了省、市、县现代化防汛指挥中心,并向乡镇延伸,逐步形成一个实用、高效、可靠的防汛指挥决策支持体系。

今年,福建省又完成了闽侯、安溪、永定、建宁、建瓯山洪灾害试点建设任务,建成大型水库自动报汛系统及市县广域网,并按照国家防办的统一部署,启动国家防汛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福建部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今后的安全度汛奠定了良好基础。

  预案编制已到村

转移危险地带人群,是每年暴雨、台风来时基层防汛部门最重要的任务。过去,一些乡镇、村因信息不畅、交通闭塞,无法及时根据部署有序组织人员转移,从而造成损失。从2005年以来,这种局面已经逐年大为改观。

是年,“珊瑚”台风带来的暴雨袭击了龙岩市新罗区龙门镇湖一村,全村100多人被洪水围困,大量农田和厂房被淹,经济损失达500多万元。痛定思痛,2006年,湖一村委会率先在福建全省组织编制了村级防汛应急预案。当年“6·8”洪水来临前,全村根据预案提前进行人员转移和财产安置,最终低洼地带的1500多人和8家工厂安然无恙。“每一步只要预案在胸,心中自然不慌。”湖一村支书陈炳辉说。

2007年开始,福建省借鉴湖一村经验在全国率先建立“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防灾抗灾预警新机制。特别是建立“预案到村”机制,把防洪防台风工作落实到了最基层,福建全省1.5万个建制村已全面修订预案,明确了转移路线、安置方法等。

随后,在防台风过程中,福建省又按近海、临海、内陆三个梯次和防风、防潮、防雨、防次生灾害四个方面,对各个阶段工作作出精细部署,形成分时段、分区域、分类别的“梯次”转移模式,既降低了防范成本,又确保了民众安全。

去年,福建省自然灾害频发,“南川”、“狮子山”、“莫兰蒂”、“凡亚比”、“鲇鱼”5个台风相继在福建省登陆,福建省累计转移渔排渔船、各类地质灾害点、低洼地、海堤外施工作业等危险区域群众110.6万人,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国家有关领导人赞扬道:“福建防抗特大暴雨洪水和防台风工作非常有力、非常有序、非常有效,要认真总结推广福建的经验,不断提高防汛和防御台风水平。”

  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些年来,福建省防灾减灾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在未来的时间里,自然灾害并不会因为我们已取得的成效而减少,对防灾减灾工作仍然不可掉以轻心。

今年福建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平安水”的目标,就是要在变水害为水利的方面下工夫,完善“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应急工作机制,加快实施城区防护排涝工程、中小河流治理、水库海堤水闸除险加固等工程措施,提高福建省防灾减灾水平。

根据有关规划,今后福建省将以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赛江和木兰溪“五江一溪”防洪工程为重点,加强186条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推进17座大中型水库和143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力争到2020年全面完成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此外,还要基本消除福建全省千亩以上海堤病险隐患,力争到2020年福建全省海堤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全面开展山洪灾害普查,划定危险区,明确整治区和防治区,构建县、乡、村三级防灾责任体系,用5年时间解决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突出问题,为八闽儿女幸福生活保驾护航。(吴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