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物业发展,期待摆脱质价不符掣肘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28

  待遇低导致员工流失率高

截至2010年底,福建全省物业服务企业有1460家,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近10万人,服务面积超过2.6亿平方米,对服务行业人员有大量需求。但是,招工难问题始终困扰物业行业发展。

“这个行业的员工流失率非常高。”不少物业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反映。据厦门市建设和管理局统计的数据,从2007年以后,厦门物业服务企业每年员工的流失率平均在50%以上。其中,秩序维护人员的流失率在70%以上,甚至原来相对稳定的保洁员目前也出现流失、招不到人的现象。

“其他设区市的物业公司员工流失率比厦门还要高。”省物业行业协会会长赵峥告诉记者。

“保安、保洁员是哪里工资高,就去哪里工作。在工资方面,物业公司并没有吸引力。”一名业内人士坦言,这是目前流动率高的主要原因。

  物业企业利润相对较低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建省物业存在一些不平衡和矛盾,主要体现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中心城市与县城在管理服务的质和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地区之间物业管理发展不平衡;广大业主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与优质物业服务的有限供给间存在矛盾。

多名物业企业代表表示,物业行业利润较低,并有不断下滑趋势。福州一家有1000多名员工的物业企业老总坦言,利润每年仅有50万元。

据统计,今年厦门的276家物业企业中仅有131家盈利,只占到47.5%,114家亏损,占到总数的41.3%。根据厦门建设与管理局的报告,今年厦门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1100元,以人均增加200元的幅度计算,全年全行业增加工作支付8605万元,把全行业的利润吃光还不够。

据了解,物业服务七成以上的投入是人工费。但是多年不变的低价格收费与业主高质量物业服务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直接表现为质价不相符。

“低收费最终伤害的还是业主的利益。”福州一家物业公司老总表示,一方面物业费调整幅度非常小,另一方面人工成本在上涨,物业公司只有缩减开支,减少人员配备,或者变相降低服务质量,导致业主意见很大。

  明年将调查物业成本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物业存在的问题是质价相符的价格机制尚未建立,服务价格与服务成本间缺乏联动;物业服务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行业平均利润率呈下降趋势,从业人员收入低,导致人员流动性大;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运作不规范,业主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

近几年,福建省出台多项措施规范物业行业发展。比如加强企业资质管理,对企业实行红、黄、绿差异化检查,严格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加强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档案管理,重点对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表现进行动态跟踪监督,强化物业行业的诚信意识,规范物业服务企业行为。

对于目前行业凸显的矛盾,赵峥表示,一方面行业要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逐步形成行业质价相符的互动机制,让行业健康发展。

明年,省物业协会将进行物业成本调查,根据不同类型小区以及服务标准、服务质量,测算出一个合理的收费价格区间,让物业企业在制定物业费时有明确的依据。(吴宏雄)

相关阅读